拍手學堂 2021/05/15

演員書單:曾少宗──你能透過書單透視我

文字安撫了靈魂某些空缺的部分,直到闔上書的最後一頁,仍有餘韻。曾少宗跟大家分享五本書,共勉之。

拍手學堂 2021/05/15

演員書單:李沐──閱讀讓我抵抗有稜有角的世界

閱讀一路伴李沐成長,像是她親密的摯友,當有話不知向誰傾吐,閱讀讓她覺得被同理。藝起讀書吧!

拍手學堂 2021/04/29

【創作者們】洪子烜 X 洪昰顥:動作片不全是「硬碰硬」,也要講究笑點

《狂徒》、《白日夢冒險王》導演洪子烜與動作指導洪昰顥在動作片的創作、執行上,有什麼樣的使命與未來想像?

拍手學堂 2021/04/28

【創作者們】嚴藝文 X 謝盈萱:初衷與心之所向,就是改編劇本與創作的決勝點

究竟是什麼關鍵將電視劇《俗女養成記》推向巔峰?導演嚴藝文、女主角謝盈萱與主持人高偉哲一起來聊創作。

拍手學堂 2021/04/25

編劇廖明毅X演員謝欣穎:編劇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相信自己並珍惜你相信的事

電影《怪胎》的導演、編劇、攝影、剪接廖明毅及女主角謝欣穎,討論文字轉化為表演素材的過程及工作方法。

拍手學堂 2021/04/25

編劇簡奇峯 X 演員曾之喬:編劇有責任感,才能給演員安全感

邀請到編劇簡奇峯、演員曾之喬對談,聊聊編劇如何自創作建立演員的安全感?演員又該如何將文字轉化為表演素材,賦予角色生命力?

拍手學堂 2021/04/22

【創作者們】周美玲 X 是元介:好的創作有二要素:一是觀點,二是美學

台灣同志電影算不算是一種類型片?當非主流題材成為賣座電影,該被歸類為商業娛樂片嗎?

拍手學堂 2021/04/21

【創作者們】張威縯 X 黃尚禾:做出好電影,也要懂得賣電影

「角頭」宇宙如何形成?催生角頭系列電影的監製張威縯聊聊概念發想,片中飾演五虎將「阿超」的演員黃尚禾分享拍攝心得。

拍手學堂 2021/03/22

影視人學|演員的信任與歸零,許瑋甯:不再強求撕掉別人眼中的我

從模特兒到演員,看似都在演藝圈打滾,實則隔行如隔山,為了不讓表演範疇受困於外型,許瑋甯不斷地主動跳脫舒適圈,以創作者的身分打磨角色的獨特韻味,不僅以《16個夏天》獲得第50屆金鐘獎最佳女配角獎,隔年更以《紅衣小女孩》、《失控謊言》和《世紀末的華麗》獲第18屆台北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逐漸在表演路上展露光芒,最近更帶來新作《當男人戀愛時》。此次「影視人學系列講座」便邀請到許瑋甯暢談「歸零」的功課,同時偕《紅衣小女孩》默契搭檔黃河對談,分享職涯歷程及演員應具備的四種態度。

拍手學堂 2021/03/17

影視人學|演員路上的破壞與重建,丁寧:愛是所有表演的主軸

拍手Clappin今年新開設之「影視人學系列講座」,主張以小型分享會形式,邀請演員、導演、編劇等創作者,從台灣影人經驗出發,提供創作者們交流方法、片場合作、生命閱歷等。首場邀請丁寧以「演員路上不間斷的破壞與重建」為題,談演員、角色與自身的關係。甫開口,丁寧便直白點出一路得來的體悟:「困境,都是我的出口。」

拍手學堂 2021/03/15

課堂筆記|吳洛纓X馮勃棣 :編劇該替未來的人想像,以後大家會怎麼看待這世界?

有的瀟灑奔放、有的憂鬱內斂、有的幽默詼諧⋯⋯編劇勾勒出無數人物,用力地愛過,又隨時間化為最熟悉的陌生人。作為第一位與角色建立連結的人,編劇是如何刻畫出鮮明的人物性格?又是如何看待演員所詮釋出來的角色?以《白色巨塔》獲金鐘獎最佳編劇的吳洛纓、以《江湖無難事》獲得台北電影獎最佳編劇的馮勃棣,便在拍手學堂的講座和大家聊聊從文字到表演的角色塑造過程。

拍手學堂 2021/03/15

【監製者們】李烈:台灣電影的優勢就是什麼都能拍

以「發現專業、應用專業」為核心的「拍手學堂」,這次以「監製者們」為題,邀請六位監製以製作方的角度出發,探討台灣影視類型作品的發展及方向。由表演者轉換為監製身份的李烈,在近年快速崛起的類型元素中扮演關鍵角色,從其監製的《艋舺》到《返校》,都能感受到台灣的類型片漸趨成熟。

拍手學堂 2021/03/10

【監製者們】鄒介中:台灣類型片的困境在於「產量」,盡量去拍!

不讓東南亞恐怖片專美於前,台灣近年的恐怖驚悚電影也有蓬勃發展,如《紅衣小女孩》、《粽邪》系列結合在地文化,為類型片增添諸多驚喜。這次「監製者們」系列講座便邀請到《粽邪》、《馗降:粽邪2》(以下簡稱:《粽邪2》)監製鄒介中,以類型片的監製經驗來分析產業現況與發展。

拍手學堂 2021/03/09

【監製者們】陳保英:監製的工作在於保護創作界線

監製在影視產業中到底扮演什麼角色?具體要做什麼工作?多數人可能不太清楚,若要給一個比較容易理解的解釋,或許「專案經理」較快讓人恍然大悟。從影片拍攝前期的預算規劃到後製階段,監製無役不與,就像是一手養大孩子的媽媽,把屎把尿地直到孩子能獨立見世面的那天。拍手學堂「監製者們」系列講座邀請了業界資深監製陳保英,分享如何從監製的角度陪伴一部電影誕生,同時透過在《迴光奏鳴曲》、《生生》等片的經驗,說明如何在有限預算下取捨,並在藝術價值和成本間取得平衡。

拍手學堂 2021/03/09

【監製者們】 瞿友寧:從導演、監製身分看創作者──拿出勇氣和真誠

從《我可能不會愛你》、《花甲男孩轉大人》的「瞿導」轉變成《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無聲》的「瞿監製」,瞿友寧如何應用雙重身份,將過往的導演經驗轉換至監製角度?創作者應具備什麼樣的思維,才有機會擴大市場?又,好內容還得靠哪些元素,才能吸引更多觀眾?

拍手學堂 2021/03/06

【監製者們】陳寶旭:監製也是成就作品的重要角色

結束在中國時報、明日報、壹週刊等長達十多年的電影線記者生涯後,陳寶旭因緣際會下進到「澤東電影」與導演王家衛共事,同時負責藝人經紀,開啟電影幕後工作之路。爾後,她自立門戶,創立「逆光電影」擔任專業製片,推出《我的蛋男情人》與《下半場》等優質作品。從記者、經紀到監製,陳寶旭如何運用過往經驗,操作成功市面上少見主題的電影?此次在「監製者們」講座中,陳寶旭以溫暖動容的《逆光飛翔》與勵志熱血的《下半場》為例,分享她碰到的機會與挑戰。

拍手學堂 2021/03/03

【監製者們】葉如芬:站在「收集全世界目光」的位置來思考電影製作

一部好電影能隨時間遞嬗而衍生出更多的生命啟發,誰說看電影只是打發時間?台灣類型電影不受侷限、融合多元題材,在近年引起眾人廣泛討論,透過縝密的電影製作策劃,讓「分眾化」成為市場趨勢與潛力。然而,從籌資、開拍、製作後期到電影宣傳,甚至是國際影展推廣,在電影工業中,許多人經常搞不清楚「監製」與「製片」,究竟一名稱職的電影監製,在產業鏈中具有哪些任務?所謂「資源整合」的工作內容,究竟發揮了哪些個人才能?台灣類型電影從往而今的定位,將朝哪些面貌發展?面對眾人的好奇提問,「監製者們」系列講座邀請到資深監製葉如芬來為大家解惑。

拍手學堂 2021/02/10

IP SALON ❷ 課堂筆記|如何在分眾化市場玩出新意?沒什麼錢怎麼拍鬼片?

「懸疑驚悚」、「犯罪推理」逐漸成為最受觀眾喜愛的戲劇類型。七十六号原子舉辦的 IP SALON 邀請到《女鬼橋》導演奚岳隆、《誰是被害者》編劇徐瑞良與知名影評人李光爵(膝關節)進行對談,分享他們如何在分眾化的市場玩出新意,抓住觀眾的目光。

拍手學堂 2021/02/08

IP SALON課堂筆記 ❶|創作還是跟風?先從寫自己喜歡的故事開始

一個成功的 IP 應具備哪些元素?創作過程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此次由七十六号原子與Mediacorp共同主辦的「Rising Stories 亞洲說劇本徵集活動」,搶先在徵件開跑前舉行 IP SALON,邀請到《通靈少女》的編導陳和榆、《植劇場》編劇團隊的詹傑與知名影評人李光爵(膝關節)對談,分享創作思維。

拍手學堂 2021/02/02

課堂筆記|胡乃婷X克勞德:如何準備試鏡?

畢業生出校園後,免不了要經過重重求職面試的關卡,才能順利成為社會新鮮人;演員也需要一次次的試鏡,才能找到工作。只是,演員的「面試」該怎麼準備?試鏡當下又該怎麼表現?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細節,才能幫助演員順利試上角色?拍手【給演員的10+2堂課】邀請了戲劇選角胡乃婷與廣告選角克勞德,從她們多年的工作經驗中,來聊聊演員究竟該怎麼準備試鏡。

拍手學堂 2021/01/28

課堂筆記|高炳權X北村豐晴:何謂喜劇節奏?怎麼「抓」?

對許多演員來說,喜劇是表演路上的一大挑戰。日本導演北村豐晴在台發展多年,拍攝的電視劇、電影都帶有強烈喜劇色彩,叫好又叫座;而台灣導演高炳權甫以黑色喜劇電影《江湖無難事》獲金馬獎和台北電影獎多項肯定,無厘頭的故事風格,為台灣的類型電影帶來了不同的視野。

拍手學堂 2021/01/21

課堂筆記|朱芷瑩X林哲熹:從劇場訓練到鏡頭表演

演員朱芷瑩和林哲熹都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是業內人稱的「科班生」,在學校累積了四年的表演訓練,對於舞台劇表演再嫻熟不過,然而,當表演場域從劇場切換到鏡頭,「科班生」的光環和技能還適用嗎?兩位以過來人的姿態,回憶科班生的大小糗事,一起來討論如何順利過渡到影像表演,完美切換與駕馭各種表演場域。

拍手學堂 2021/01/14

課堂筆記|林君陽X許富翔:導演如何引導演員

一齣戲劇從前置準備到正式開拍,就像一道光譜,演員從自身出發,逐漸靠近角色;如何在這過程中縮短演員與角色的距離,便得仰賴導演的功力。此次在拍手Clappin舉辦的【給演員的10+2堂課】中,邀請到分別以《16個夏天》及《我們與惡的距離》摘下金鐘獎戲劇節目導演獎的導演許富翔及導演林君陽,談談他們對拍攝形式的想法,導演在現場又是如何引導演員,一起共創佳作?

拍手學堂 2021/01/12

課堂筆記|陳克勤X陳大璞:攝影與演員的默契

攝影陳克勤在近年屢有佳作,幾部大受矚目的作品如《通靈少女》、《麻醉風暴》等都出自他手,2018年,更以國片少見的動作電影《狂徒》拿下金馬獎最佳攝影;另一位資深攝影陳大璞則跨足導演、攝影,在電影《下半場》裡精湛地捕捉演員們在球場上的動態樣貌,今年受到台北電影獎肯定。在拍攝現場,和演員距離最近的往往不是導演,而是攝影師。被問及與演員在現場的默契,兩位攝影師都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