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手傳媒
拍手學堂
2021/01/21

課堂筆記|朱芷瑩X林哲熹:從劇場訓練到鏡頭表演

演員朱芷瑩和林哲熹都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是業內人稱的「科班生」,在學校累積了四年的表演訓練,對於舞台劇表演再嫻熟不過,然而,當表演場域從劇場切換到鏡頭,「科班生」的光環和技能還適用嗎?

兩位以過來人的姿態,回憶科班生的大小糗事,一起來討論如何順利過渡到影像表演,完美切換與駕馭各種表演場域。

太想展露全身的「武器」,錯了嗎?

「在舞台劇,我們是科班生,但在影劇方面,我們是新生啊!」朱芷瑩一語道破,過往的訓練和舞台劇表演經驗,讓她習慣全身上下都是武器,徹底打開所有感官,在舞台上連呼吸都和觀眾同步,很直接地感受觀眾的情緒。這讓她第一次拍戲便吃足了苦頭,「我沒有辦法意識到鏡頭,那個空間轉換是零。」因為太習慣舞台劇的現場感,起初拍戲時常將表演投射到現場工作人員,而非拍攝的鏡頭,甚至也發生過出鏡的狀況。

在影像表演當中,演員表演只是整個作品的其中一環,「我自認是很能夠且喜歡完全進入角色狀態的,但有時候不見得對拍攝有幫助。」朱芷瑩表示,一旦「想展露武器」的企圖被放到影像拍攝裡頭,演員本身就會瞬間被放大,反而害表演跳離整個作品的框架了。

林哲熹也有感,從舞台劇轉換到影像表演,最困難的就是放掉「我懂、我了解」。

他進一步說,在學校會有「整個現場都很投入」的良好表演環境,也累積許多表演知識和經驗,漸漸地形成一套「標準」。不過,影視拍攝需要隨機應變,常聽聞許多科班出身的演員無法跨越「我學過,我懂」的心理障礙,帶著昔日標準到不同媒介,導致在表演形式轉換的過程中吃盡苦頭。

「拋開成見和批判的心態,保持彈性,這會讓你學習到更多。」──林哲熹

什麼是「鏡頭感」?

「轉換心態」是從舞台劇切換至影像表演的起手式,下一步則是盡可能地從每個視角觀察角色,培養「鏡頭感」。

「劇本一定要讀很多次。」朱芷瑩一步步拆解,猛讀劇本的意義在於,除了從自己角色的角度去看故事,還要從他者、導演甚至整個劇組的視角去模擬。

「每個鏡頭擺的位置就是代表一個視角,你要去研究、去想像、去分析『你的角色其實不只是只有你的角色本身』。」──朱芷瑩

若是新手演員,則能參考林哲熹提供的「讀本指南」。

他曾在一本表演書上看過一個方法:第一次讀劇本,從角色出發,把自己的台詞圈畫起來;第二次,以別人的角度去看,將別人對自己角色的描述用不同顏色註記起來,以此類推,還可以做成表格,一目了然角色本身、別人A、別人B等不同視角的觀看方式。「雖然劇本這個東西看起來是編劇和導演的主責,不過演員對於故事結構的理解很重要,因為那也反映演員的性格,在了解自己性格與故事的關聯後,就能更完善地安排自己的表演。」林哲熹表示。

影像表演無法事先排練三個月,怎麼辦?

必須重新學習的不只是「鏡頭感」,舞台劇演員們習慣的「事先排練」也不能全然套用在影像表演裡。

朱芷瑩回憶拍攝《色戒》時,某次獨自排練台詞,練到其他演員半開玩笑地阻止她:「不要再練了!」總能從每次事先練習獲得新想法的她,一開始還不明白,「反覆排練,真的錯了嗎?」累積更多影像表演經驗後,她才恍然大悟,舞台劇的反覆練習,為的是在每次上場前,盡可能地追求不同的可能性;然而,對於影視來說,那個「不同的可能性」必須發生在拍攝當下,於是乎,對某些演員而言,要在拍攝當下呈現出那個「可能性」,不排練的「新鮮感」便非常很重要。

一旁的林哲熹則認為,排練也好,不排練也罷,重點是找到屬於自己的表演方式。演員應該先自我審視需不需要練習,接著看應該如何練習;如果對手演員習慣不事先排練,那麼也得想辦法摸出自己的方法。

怎麼找到適合自己的表演方式?林哲熹笑說,這沒有捷徑,尤其對新演員來說,儘量嘗試,不要太執著於「做對」,才能慢慢建構出屬於自己的表演系統

究竟該不該「演」?要「演」多少?

朱芷瑩和林哲熹兩人從舞台劇到影視,演出的劇本類型與角色千變萬化,說到戲究竟是不是或該不該去「演」?兩人異口同聲說:「是,也不是。」

「拍戲是一個過程,物理上,不管你有沒有使用什麼技術,你就是真的哭了20遍,這就是發生了,而這個發生都會改變明天你的狀態,甚至下一部戲、下一個角色。」某種程度上,林哲熹認為這不是在演。不過,他也坦言,演員也需要「因片制宜」,決定「演」的比重多寡與方式。例如,比起重視演員全然投入其中的文藝片,類型片需要大量的素材,有些鏡頭甚至不用演員投入真情緒,林哲熹就覺得這是一種「演」。

主持人黃河則認為,即便畫面看起來再怎麼自然,台詞、情緒、動作都在某個設定內,「你只是看起來沒有在演戲。」朱芷瑩點頭如搗蒜地附和:「對啊,導演叫你不要演,也都是在演啊!」眾人都笑著認同。

拍戲沒有幕好謝,如何下戲?

不管是演或不演,演員終究是以角色的身分入戲了,那麼,演員該如何知道自己下戲了呢?

在劇場,謝幕就代表結束,影視戲劇可能需要帶著角色好幾個月,這讓朱芷瑩坦言,確實需要一點時間去消化、結束,但她不會想「離開」角色,反而想要好好留住角色,因為她相信:「接到角色一定是跟他(指角色)有某種連結,我會讓他在我的生命裡留下,然後繼續往下一個角色走。」

最後,林哲熹搬出一套與角色的「朋友相處論」。

他說,角色就像一個朋友,跟他朝夕相處,自己一定多少會沾染一些他的習慣;時間到了,角色走了,這些習慣與記憶已經在生命裡刻下痕跡,「離開角色並不是真的全然離開,經歷過了,至少身體一定會記得。既然如此,下不下戲,也無需太過執著了。

撰稿:段雅馨

編輯:呂嘉薰(薰鮭魚)


#科班生#表演#課堂筆記#朱芷瑩#林哲熹#演員#演員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