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手傳媒
拍手學堂
2021/01/14

課堂筆記|林君陽X許富翔:導演如何引導演員

一齣戲劇從前置準備到正式開拍,就像一道光譜,演員從自身出發,逐漸靠近角色;如何在這過程中縮短演員與角色的距離,便得仰賴導演的功力。

此次在拍手Clappin舉辦的【給演員的10+2堂課】中,邀請到分別以《16個夏天》及《我們與惡的距離》摘下金鐘獎戲劇節目導演獎的導演許富翔及導演林君陽,談談他們對拍攝形式的想法,導演在現場又是如何引導演員,一起共創佳作?

多元拍攝形式,導演的職責轉換

林君陽率先分享,當播放平台日新月異,導演的職責產生哪些轉換。

近年,數位平台興起,許多電影亦會在平台上架,觀眾不再只有進戲院看電影這個選項。「現在管道太多,觀影過程會有很多雜訊干擾,可以快轉、跳過、暫停,甚至不會再回來看。」林君陽繼續說,當觀看形式改變,過去的判斷標準便不再適用,製作端可以低預算拍電影,也可以高成本拍劇集,因此,得回到「創作端」思考──要如何掌握節奏及表現方式來說好一個故事,才能激發觀眾想看的欲望,達到用影像傳達訊息的目的。

許富翔則表示,導演的體力與資源調配很重要。拍電視劇就像馬拉松長跑,拍攝期長,需要「配速」,時快時慢,觀眾才不會膩;電影有分長、短片,因有「時長」限制,在有限時間內要均速跑或百米衝刺,都是導演的考慮之處。

導演怎麼看演員?怎麼期待演員?

不過,導演更需考量的,可能是「電影」與「電視劇」的疆界日益模糊,已難斷然區分工作方式。如此一來,也不該有「電視演員」與「電影演員」之壁壘分明。既然如此,兩位如何判斷演員與角色是否「適合」

林君陽有感,近期常看到所謂的「綜藝咖」出現在大螢幕上,效果出乎意料地好。一開始可能會受到很多人質疑,其實「綜藝感」、「搞笑」只是他們在電視節目裡的表演方式,私下真實的一面並非如此。

「『電影感』可能不是演員本身就具備,或許是之前的作品影響到大家的感覺,我覺得要面對面看過演員後,才能決定。」

許富翔認為,過去的作品很容易成為大家對演員的第一印象,但人有很多面向,還是得親自面談後,才能了解角色是否適合演員。

他繼續笑說,試鏡時,自己往往比演員更緊張,有時甚至會腦袋空白、講不出話;接著,他轉為較嚴肅的態度提及,演員通常只會拿到大綱或節錄角色的某些場次,無法看到角色的全貌,就算是非常認真的演員也難提前多準備什麼,確實可能會因此錯失一些機會。

林君陽延續許富翔的回答,正因業界現況如此,只能靠「緣分」,但仍有些原則可提供演員參考:

不管你拿到什麼,就算只是一場戲,至少讀過角色的基本脈絡,才知道你想要了解的是什麼角色,你對角色的感受跟觀點、你的本質和角色的共鳴點在哪?將每個角色視為一個人,你一定會喜歡或討厭某些部分,就可以去討論你跟角色的距離。

林君陽強調,演員的真誠、誠實是重點,不要過於勉強接受自己不認同的價值觀,若為了拿到角色而強逼自己接受,現場通常都會出問題,只能花更多時間溝通。

另外,林君陽也提醒,當演員過於想要一個角色,便容易過度緊張而表現出:「我真的很喜歡這個角色!我可以演好!」但在面談過程中,導演只會讀取到一個訊息——演員覺得自己適合這個角色,卻沒有其他可以佐證的資訊。

「引導演員」從讀本、排戲就開始

確認合適人選後,便來到前置作業最重要的讀本與排戲,這也是演員和整個劇組培養默契的時機,練習如何放鬆地丟接,並信賴你的夥伴——導演、攝影機或對手演員,導演對演員的引導,也從讀本開始。

對許富翔來說,讀本可以幫助導演更了解演員的特質、狀態及對角色的想法,他就可以進一步思考如何幫助演員更貼近角色

「以讓演員舒服為主.尤其新演員更需要導演幫他一把。」許富翔表示,電視劇較常由新演員擔綱要角,除了事前必要的表演訓練,他也會先去了解部分重情緒的場次是否必要,在時間允許下,先讓演員嘗試,並在現場營造舒服的氛圍,讓演員放鬆(*註),幫助他們與角色連結。

(*註)鬼片、驚悚片等案例,或許就要反其道而行,刻意讓演員感到不舒服,不一定要這麼放鬆。

林君陽也點出,許多演員會視「哭戲」為魔王關卡,但哭只是其中一種情緒表現,重點應放在「為什麼哭」。他的作法是,除了和演員描述情節的前因後果,也和演員分享自己是怎麼閱讀這場戲,並適時地透過調暗燈光、走位設計等來幫演員營造氛圍。

「各種情感都存在你的生命經驗裡,若真的對應不到記憶中的情緒點,就只能由外而內地逼。」林君陽舉例,可以透過讓演員感到肌肉僵硬、緊繃等情緒導致的生理反應,引導演員反推至情緒面,但他也強調,這只是一種可能的方式,未必有效,還是得因人、因時、因地制宜。

有沒有可能是導演自己沒有類似的生命經驗?有,林君陽表示,這便是讀本與排戲的功能之一。正因每個人的生命經驗有限,若從未接觸過,當然難以感同身受,導致在讀本過程中會感到疑惑、甚至質疑,因此,讀本時,導演可以與演員一起檢視劇本是否合理,有時反倒是演員說服導演。若是大家都不能理解,就會考慮改劇本,畢竟最後是由這群人來表現,唯有自己接受了,才可能讓觀眾心服。

臨演可以跟導演討論表演方式嗎?

主要演員能透過讀本、排戲與導演討論,但群眾演員或特約演員可能於拍攝現場才第一次見到導演,不一定完全清楚情節的前因後果,要如何才能呈現出導演想要的樣子?又,能否與導演討論表演方式?

對此,兩位導演一致認同,拍攝現場沒有「廢角」,每個人都應看重自己的位置,認真去詮釋、完成。因此,在「不打擾導演」的前提下,很歡迎演員們提出自己的看法。

林君陽以《我們與惡的距離》為例,劇中有許多記者、抗議人員、辦公室同事等,他們不只是臨時演員,常與當下情節有緊密互動。因此,他會請導演組分批帶領,藉由告知明確的身份設定及目標任務,像是記者要來現場搶新聞頭條、路人可能是單純好奇或吃瓜看戲的心態等,讓演員迅速進入狀況。

指導的原則是,不管有沒有台詞,只要出現在畫面裡,就有其代表的意義。」林君陽強調,角色沒有大小之分,都有各自獨立的人生;你從哪裡來、為什麼會在這裡、對一個人、一件事的看法等,他鼓勵想成為演員的人,即便戲份少,都可以把自己的角色設計、自傳準備好,盡量去嘗試,倘若真的不適合,自然會有人提醒你。

導演的話多少聽一點

講座尾聲,主持人黃河請兩位導演給想進影視產業的人一些建議。許富翔鼓勵各位:「每個人的專長與特點不同,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只要一直在隊伍上,不要脫隊,總有一天會輪到自己。」

林君陽將過去工作十餘年的經驗,濃縮為一句話:「把眼前的事做好。只要在當下多做一點,就會讓你到下一個點;你也許不一定會抵達你原本想像的方向,但你會去到該去的地方。

撰稿:黃羽萍

編輯:呂嘉薰(薰鮭魚)


#表演#許富翔#導演#林君陽#演員#演員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