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 2017/12/19

為什麼做《演員的一週》系列影片?獻給所有影視產業的拍手們

從10月初開始為期7周,拍手Clappin連續發佈7支《演員的一週》系列影片,講演員的故事。為什麼拍手Clappin要做這件事?

金馬 2017/11/28

金馬54│涂們:我是搞電影的,不能被電影搞了

在本屆金馬獎中,有個演員在中國是資深男星,對台灣人來說或許陌生,這回卻默默圈了很多粉,渾然天成的幽默,不停逗笑在場人,那就是最佳男主角涂們。在《老獸》中飾演好賭、養小三、疏於照顧失能太太的不稱職丈夫與父親,涂們的角色一點也不討喜,但隨著劇情走向,這個角色的善與可悲漸漸浮出,令人心疼。就像他說的:「這是有點混蛋的角色,但我還是挖掘了他的內心,我總認為人還是有好的一面,這個角色是可憐的。」「挖掘角色內心」正是涂們的表演不二法門。他於金馬影展映後座談強調,一個演員的使命,就是去挖掘角色的內心。此外,表演時還要保持情感和愛。對於得獎,涂們說有點突然,「有想過一點自己會得獎,但沒敢確定,就算有點傳說也不能信。」問他可否興奮?他則說:「我是慢熱型,過幾天才會感受到這個獎的重要性。」幽默透露自己第一次導演的長片已經拍完,希望下次角逐最佳新導演。內蒙古出生的涂們,在中國有著「草原帝王專業戶」等封號,天生氣質霸氣、陽剛,演了太多成吉思汗等一代梟雄,也幾乎被等於是成吉思汗。面對未來的表演期待,以及用這個晚年落魄的角色獲獎,涂們笑說:「我總不能只是成吉思汗或帝王,不能讓電影把我框在那,我是搞電影的,不能被電影搞了。」

金馬 2017/11/28

金馬54│陳竹昇:做戲會跟這個社會互動,也會讓自己成長

今年可說作品滿檔、曝光滿點的陳竹昇,在《大佛普拉斯》、《嘉年華》、《阿莉芙》、《健忘村》都有一角。他在《阿莉芙》中飾演變性人Sherry,細膩演繹Sherry的心境轉折和身體變化,既溫柔又堅強,委屈而深情,雖不是全片主角,卻成為很多人心中最深刻的一段。如今以這個角色出線奪最佳男配角,可謂眾望所歸。從金馬獎入圍酒會開始,陳竹昇就一再謙虛表示,不抱拿獎期望,因為他是一個劇場人。直到獲獎上台、到了後台,他都還處於驚喜狀態,嚷嚷:「我是一個劇場人,有機會來拍電影,謝謝。」其實,陳竹昇會這樣講,主要也是源自劇場與影像表演是截然不同的學習場域和表演方式,他做幕後、學舞台劇出身,但現在在影像上被肯定,自是有點反應不過來,不過,也讓人更加體認,之所以能走到得獎,每一步都不容易。

金馬 2017/11/27

金馬54│黃信堯:拍了20年紀錄片,才能如此貼近台灣生活

《大佛普拉斯》在本屆金馬獎包下最佳新導演、最佳攝影、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最佳原創電影歌曲5座獎,在片中操著一口流利台語口白的導演黃信堯,成了一大亮點。他笑稱自己是最老的最佳新導演,但其實黃信堯已經拍了將近20年紀錄片。(這不禁讓人感嘆,難道,紀錄片導演不能叫做導演?)只見黃信堯謙遜地不停傻笑,感謝導演鍾孟宏和監製葉如芬,讓他從台下座位走到台上,從短片拍到長片,也感謝演員願意力挺。拿下最佳改編劇本時,黃信堯感謝的是台灣這塊土地。他用台語感人說出:「台灣這塊土地給我很多故事,我相信台灣有很多故事可以改編成電影。」問及過去拍攝紀錄片的經驗,對拍劇情片有沒有幫助?是否有什麼特色延續下來?黃信堯表示,拍紀錄片最大的幫助就是在書寫。這是他第一次寫長篇劇本,困難重重,雖然有前身《大佛》可改編,但改動幅度大到像是重寫。如何把三個主角的故事發展出來、如何讓他們的生活和感情脈絡都能開枝散葉又兜在一塊兒,是一大挑戰。他把多年來對社會的觀察、生活點滴、報章雜誌看到的、朋友故事,全部融會貫通到這部電影裡,認為拍過紀錄片,讓他更能掌握「寫實」,才能如此貼近台灣生活各面向、各角落。至於大家津津樂道的口白,是怎麼練的?黃信堯說那沒什麼特別練,以前拍紀錄片都會自己配旁白,是經驗累積。被問到導演鍾孟宏是否有給予什麼提點,黃信堯溫吞表示:「他對我的培訓就是叫我不要想太多,想怎麼寫就怎麼寫,想怎麼講故事就講,把束縛自己的手放開。」黃信堯隨後放了個冷箭,表示《大佛普拉斯》的票房是鍾孟宏所有片子加起來的總合,希望這個例子,可以讓其他前輩更有勇氣支持晚輩。

金馬 2017/11/27

金馬54│惠英紅:我要再演一個讓觀眾覺得惠英紅不得了的角色

第54屆金馬獎圓滿落幕,餘韻無窮。奪下最佳劇情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的國片《血觀音》堪稱年度最風光,而導演楊雅喆、最佳女主角惠英紅、最佳女配角文淇,在台前後發表的感言,都值得一再回顧,為所有創作者帶來一些鼓勵與提醒。楊雅喆:我祝財團長命百歲,萬年富貴「有一種劇本叫做案頭本,只能放在書櫃上,寫了無法被拍出來。這部片開拍時都還有一千萬的缺口。」導演楊雅喆上台劈頭如是說。

金馬 2017/11/23

金馬54│重視生活,培養自己的人格,你是什麼人就看到什麼事情

2017金馬電影學院22日舉行成果放映暨結業式,13位來自台灣、中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的學員,在一個月內,歷經討論、籌劃、拍攝、後製,完成《暗湧》、《我有一支槍》兩部精彩短片。侯孝賢催生的金馬電影學院,已邁入第九屆。除了院長侯孝賢、學務長廖慶松,還有杜篤之與杜比實驗室聯合講演杜比全景聲技術;王希文分享配樂經驗並擔綱學院作品配樂;楊志龍傳授動作場面的事前準備訓練及分鏡溝通,也擔任今年作品的動作指導;王小棣與學員們進行編劇的辯證討論;還有歷屆學員陳勝吉、牛涵、邱陽、陳克勤返校經驗交流。而黃進、傅天余擔任全程導師,讓背景相異的學員聯合習作。今年首度改編同一文本,並指定鄭人碩、莊凱勛為主要演員,考驗學員創作和調度的能力。兩組學員皆以陳栢青的小說《說鬼故事的方法》為藍本進行改編,發展出兩個不同的故事。其中,《暗湧》講述由鄭人碩、朱芷瑩、宋柏緯、呂金象飾演的四名官士兵,在看似蒼涼寂寥的海邊站哨,因為一聲槍響、一顆子彈而掀起的暗淘洶湧,平淡的鏡頭語言,餘韻直抵內心深處。《我有一支槍》則由莊凱勛和黃尚禾、賴澔哲演出,以戲謔的手法揭露一起軍中集體霸凌事件,真相令人不寒而慄。侯孝賢院長在結業式上肯定學員們的努力,拍攝雖辛苦,但乃學習之過程,期待大家會越拍越好;學務長廖慶松則勉勵學員,創作之外要重視生活,感受細節,培養人格,才能拍好電影;導師黃進表示集體創作拍片真的很難,但痛苦一次就值得了,也謙稱自己才是最大的收穫者;傅天余透過這次機會重溫拍電影的初心,感性地說電影很美,能留住時間,也感謝學員們讓彼此成長。談到拍攝過程,鄭人碩說在短時間內要與不同的導演建立默契,對演員來說是一項全新的挑戰,也因為一起承受創作經歷的痛苦,回首才會有記憶深刻的成長;莊凱勛則表示與非常喜歡這次與學員們的合作,與學員們激盪討論表演相當過癮,殺青後還有種捨不得的惆悵,是入行以來相當特別的經驗。陳栢青很感謝藉著金馬學院這次機會,讓欣賞的演員們來詮釋作品,同時學員們的改編也令他嘆服,藉此也算一圓他的電影夢。作品放映結束後,觀眾反應熱烈,由院長侯孝賢一一頒發結業證書給學員李冉、呂柏勳、張齊育、陳宇詰、陳松光、謝麗伶、王通、阮翔雯、郭昱辰、陳鈺瑩、鄭智仁、顏佑龍、羅旻。本屆學院獲得中影股份有限公司和聲色盒子的全力協助,除了有譚紀良教授燈光、蔡正暉指導攝影,還提供器材、技術人員及後製資源。珮柏佳佳旅店也提供住宿環境,讓學員們能無後顧之憂的盡情創作。

專欄 2017/10/23

演員葳薾森、高英軒自白│如果能重新選擇,還當不當演員?

在《演員的一週:星期三聚餐日》影片中,揭示許多追夢人都會面臨到的狀況:總是有許多無奈難以回答,許多關心,變成一種質疑。拍手Clappin邀請兩位演員分享自身經驗及真心告白,與您一起分享。

專欄 2017/10/18

笑不出來的黑白幽默,生命可以多靠杯|大佛普拉斯

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金馬獎風光入圍十項的《大佛普拉斯》,果然威猛。電影從一開始,導演黃信堯的旁白就為整部片決定了一個視角。透過「介紹」本片「很難相處」的監製葉如芬、鍾孟宏和製作公司等,你很難不直接笑出來。用滑溜溜的台語念出這些直白、後設的語句,為觀眾構築的是一扇開在高塔上的窗。說書人為我們打開窗,讓我們趴在窗口,望向深邃、烏黑的塔底,在那兒有一列送葬隊伍。當我們才剛進入整個葬儀隊伍的氛圍,負責打鼓的菜脯就被吹哨節奏超不準的隊長問候了媽媽,踹翻他坐的塑膠椅。緊接著,如同修辭學上的「頂真」,我們看到菜脯來到衛生所探視微恙的母親,但公所即將關門,在他的哀求下,護士幫老母親打了點滴,讓她扶著點滴,坐機車和兒子回家。《大佛普拉斯》運用的兩個戲劇原則如此詳述《大佛普拉斯》的開頭,是因為整部作品就是在根基這兩個原則之下:首先,透過鋪排、游移和打斷,在不同的調性間「換檔」。正當要認真時,卻突然賞了你一巴掌;塞了顆糖後,又澆了你一頭冷水。第二個原則是,利用旁白營造疏離效果,讓觀眾不時將觀賞距離拉開,避免過度投入。這本來是喜劇和所謂「史詩劇場」(相對於「戲劇性劇場」)的基本美學,讓觀眾保有「笑」和「思考」的空間(很弔詭卻也不然:要讓人笑或思考,在戲劇世界用的是相同的技術)。認真說來,這兩個原則都是試圖讓整部片變得稍微輕盈些,因為要是太認真來講這部片的主題,可能就重到說不下去了。讓我們也試著輕一點:《大佛普拉斯》其實就是在講生命可以多靠杯。溫吞古意的菜脯為風流的旅美藝術家黃啟文看門,為他喬正車頭上的賓士標誌。他和四處拾荒維生的肚財,在全然黑白的環境裡,吃著超商過期食物,觀賞老闆行車紀錄器的彩色畫面打發時間,看著看著就看到老闆不可告人的祕密。一切既殘忍又溫柔,抒情而矛盾(以下劇透)

專欄 2017/09/20

青春才是比小丑還驚悚的恐怖片 |牠(It)

如果大家有印象,我們曾在另一篇廟口拍噗仔「向經典恐怖片致意|詭屋」、冷知識「為什麼我們這麼愛看恐怖片?」中,稍微提過恐怖片的歷史起源和文化脈絡,這次要討論一個比恐怖片本身更驚悚的概念——青春期。我不太確定我是如何從青春期存活下來的,仔細回想整個過程,充滿了惡意、言語傷害、霸凌及搞小團體(當然還是有純情歡樂的部份,這取決於個人觀點),有些人越挫越勇,破關離開青春期後,成為社會價值中「健康成熟」的大人;其他的人,可能就沒這麼幸運了,成長過程中形成的創傷,深入影響自我認同,不經意地滲透我們的每日行為。從各種面向討論霸凌的影像作品向來不在少數,像是前陣子上映的國片《報告老師!怪怪怪怪物!》、日本中島哲也的《告白》、美國影集《漢娜的遺言》等,各國不乏有類似題材的作品,呼籲各界重視霸凌之於兒童成長的傷害(雖然我一直都覺得這是大人劫後餘生的感想)。追根究底,這些「惡意」的行為,其實來自不安全感、自卑與被標籤的恐懼感。而這些深植於青春期的強烈恐懼,也造就了經典恐怖片《牠》(It)。

專欄 2017/08/17

打電動是一件正經事|玩命再劫

打電動是一件正經事,比吃飯、睡覺更正經,當然,這件事爸媽肯定不買帳。高中時,常常半夜起來打電動,導致隔天精神不濟,有天回家發現電視遊樂器還在,但電源線不見了,沒人願意承認,很顯然,凶手就是我爸,事隔多年,有天想到跟他討回電源線,殊不知老爸早就忘記藏在哪了。電玩的魅力到底在哪?如果沒有實際體驗過,很難真正理解其中的快感,今天就換個方式,用「電影」解釋電玩的魅力。由熱門電玩改編的電影不在少數,像是《惡靈古堡》系列、《古墓奇兵》、《Silent Hill》、《刺客教條》,甚至是Dos時代就出現的遊戲波斯王子,坦白說評價都不是太高,這幾乎是預料中的事情。遊戲轉換成電影的形式後,失去了操作感與成就感的回饋,就算吸引忠實的遊戲玩家去觀看,也效果不彰。然而,英國鬼才導演艾德格·萊特(Edgar Wright)完全顛覆了大家對於電玩改編電影的想像,在2010年時拍攝一部專為重度遊戲玩家設計的電影《歪小子史考特》(Scott Pilgrim vs. the World),這部電影並不是真正的改編某款遊戲,而是將遊戲的節奏感與超現實的元素具象化,借用許多老遊戲的風格(參考資料),以及許多讓遊戲玩家會心一笑的梗,流暢的快節奏剪接及恰到好處的配樂,都替這部電影大幅增添觀影的爽快感。

特別企劃 2017/08/04

靈魂伴侶的重量|花神咖啡館

「戀愛使人發狂」這句話是有科學證明的。研究指出,大腦在戀愛時會分泌化學物質多巴胺(dopamine),讓人保持情緒亢奮,但這樣的情況,與發瘋的人在化學組成上並無兩樣,而戀愛成癮症與「性慾過度」(hypersexual behavior)都尚未成為可診斷心理疾病的原因,說不定只是人們在歷史的進程上將它神聖化了。我們常會稱呼自己的戀人為另一半,這個說法最早始於柏拉圖對話錄《會飲篇》。其中描述人類在生命起源時,是四臂四腿兩臉孔的生物,由於人們的驕傲自大引起希臘眾神的不滿,於是宙斯用閃電將人類劈成兩半,從那時起,人們就汲汲營營尋求自己失去的另外一半,「他們糾結在一起,擁抱在一起,強烈地希望融為一體。」這種迫切的渴望,就是愛情。

專欄 2017/07/21

受刑人的苦澀獨白|鹹水雞的滋味

我曾遇過一個律師,放棄美國法律事務所的工作,回到台灣專門替看似罪證確鑿的犯人辯護,「這樣的人才是罪無可赦吧!」他笑笑地說,一般民眾因為不了解,所以對刑事律師觀感非常差,覺得刑案辯護律師是在替壞人找藉口。坦白說,台灣律師的收費是東亞國家中最便宜的,打刑案也賺不了什麼錢,吃力不討好,「你到底在堅持什麼?」我問。從小到大,我們身旁一定有幾個看似「不正常」的同學,愛睡覺、打架鬧事、爬牆翹課,是教務主任眼中的問題學生,然而隨著時間過去,這些人逐漸消失在生活中,某天在報紙社會版上看見似曾相識的面孔,發現彼此彷彿處在平行宇宙,「我就是那樣的邊緣人。」律師說。

專欄 2017/07/07

全球化現實的殘酷童話|玉子

相信大家童年都聽過童話故事,成年人認為這是建構想像力及認識世界的第一步,我個人認為這是一廂情願的想法。還記得我小時候看繪本《野獸國》(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就決定要跟故事的主人翁一樣叛逆跟爸媽頂嘴(從小就習得斷章取義),結果被媽媽用掃帚狂揍一頓,也算是另類認識世界的方法。以童話故事作為隱喻,反映世界殘酷面的電影作品,像是宮崎駿系列電影的核心概念——環保與反戰、指涉西班牙內戰的《羊男的迷宮》、改編童話故事《藍鬍子》的《腥紅山莊》,都是很好的例子,甜美夢幻的場景下一秒就成為夢魘,具象化我們成長中的幻想被現實擊碎的集體經驗。

專欄 2017/06/24

一齣不得不演的戲|佈局

我有位女性朋友A,大學時期的男友有天晚上無預警提分手,沒有解釋任何原因,A小姐越想越傷心,隔天一早去了男友的宿舍想當面再談談,沒遇到男友,卻在他房裡發現其他女生用品,如此八股的劇情,連肥皂劇寫了都怕被觀眾丟石頭,於是A小姐死了心,從此不再聯絡。時隔多年,A小姐在路上巧遇當年男友的拜把兄弟,兩人在咖啡廳坐下來詢問彼此近況,當然也順理成章地聊到前男友的事,沒想到對方面露難色,在A小姐不死心的追問下,他才說出當年其實是因為A小姐的母親不喜歡這個男生,希望他們分手,男方不想讓A小姐怨恨自己的母親,也知道她不會輕易死心,於是跟朋友借了一些女性的用品放在房間,希望她看到後會自動放棄,事情也像劇本安排好的一樣,成功分手後,消失在彼此的生活中。

專欄 2017/06/16

一杯喝了十七年的咖啡|咖啡與菸

從我有記憶以來,咖啡一直都是一個很深刻的元素,像所有生命中重要的事物一樣,需要時間去理解。我小時候曾經輟學半年,那是個美麗的意外,純粹因為我媽忘記去註冊,這大半年的時間,只好每天跟著我媽去咖啡廳找三姑六婆聊天,常常一坐就是一下午。早期台南的咖啡廳是地方仕紳談事情聚會的場所,人手一根菸搭配syphon煮的咖啡,那種深沈而複雜的香味,是我對咖啡廳最早的印象。可能跟小時候的經驗有關,年紀稍長後也常窩在咖啡廳趕稿(像是此時此刻),這同時也是觀察人文生態的好地方,我自己對此有個理論:第一次約會若是喝咖啡,代表對方願意深度了解彼此,從選擇的咖啡廳,也能略知一二其喜好與個性,有趣的是,咖啡本身好不好喝,倒變成次要的問題。

專欄 2017/06/02

向經典恐怖片致意|詭屋

我大概十歲的時候,有天晚上看了恐怖片《靈異入侵》,也就是鬼娃恰吉系列的第一集,人生第一次失眠整晚,之後再也不敢一個人去地下室(電影中有一幕是恰吉躲在樓梯底下把爸爸殺了),對於玩偶的強烈恐懼感,至今都餘悸猶存。恐怖片(Horror Movie)一直都是類型片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然而在明確的界定上,早期的電影研究中,恐怖與驚悚類型常是密不可分,追根究底,這兩種類型操弄的都是人類的恐懼感。你心底最深沉的恐懼是什麼?這個問題一定都有不同答案,因為恐懼感深植在文化脈絡中,屏除個人以外,不同社會也有不同的集體恐懼,像是《紅衣小女孩》中的魑魅魍魎,嚇壞一堆台灣觀眾(包括我),但對於歐美觀眾來說,他們可能很難理解,我們為何會如此恐懼一個穿著紅衣服的小女孩。

專欄 2017/05/19

人工智慧是否有靈魂?|人造意識

關於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的討論,在沈寂了數年之後,年初由Goolge所開發的人工智能圍棋程式AlphaGo,一舉打敗數名世界知名棋手後,再度引起熱烈討論。歷年來與人工智慧相關的電影不在少數,從早期《銀翼殺手》(今年十月將由《異星入境》的導演推出續集《銀翼殺手2049》)、動畫片《攻殼機動隊1995》、《A.I.人工智慧》、《機械公敵》,到近年的《雲端情人》、HBO影集《西方極樂園》,機械的自我意識與人類靈魂本質的哲學辯證,每一部片都蔚為科幻經典,這次要推薦的電影《人造意識》(Ex Machina)也以同樣的主題貫之。人工智慧的討論歷史悠久,但真正劃時代的改變在於艾倫・圖靈於1950年代發表的圖靈測試(Turing test),用於判斷機器是否有思考的能力,導演亞力克斯·嘉蘭(Alexander Garland)所拍攝的《人造意識》就從這個概念出發,故事描述軟體工程師加勒意外獲得一個機會,被邀請到老闆的度假別墅作客,然而加勒抵達後漸漸發現事情並不簡單,深藏於森林中的別墅其實是老闆開發人工智慧的研究機構,而他的任務,就是對人工智慧Eva進行圖靈測試,沒想到加勒卻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專欄 2017/05/05

誰該為這場戰爭負責?|拆彈少年

二戰至今已逾70年,一直是人類史上無法被抹滅的歷史傷痛,我曾認識一位德國青年,除了德語,還能講三種不同語言,他告訴我,在歐洲,除了德國以外他是不講德文的,為的就是避免引來國籍仇恨,而他的父母就算未曾真正經歷過二戰,仍以當時發生的屠殺責備自己。彼時未能理解這種複雜的國族情緒,直到我拜訪了柏林近郊的集中營,在屍體焚化的地方立了一塊紀念碑,上面寫道:「...我還知道一件事,若我們沒有試圖去記住,當時基於憎恨與蔑視而被各種酷刑屠殺至死的人們,歐洲是不會有未來的。」_ Andrzej Szczypiorski,波蘭作家/集中營倖存者

專欄 2017/04/28

找回生活的動力|令人討厭的松子一生

不知道大家會不會偶爾覺得失去人生動力,不敢回想離開家鄉的初衷,不確定是否正朝想像的目標前進,抑或只是原地踏步。電影《二十世紀的她們》中有段母子對話,我印象特別深刻,兒子問媽媽:「妳的生活快樂嗎?」媽媽頓了一下說:

專欄 2017/04/25

攝影師的內在掙扎│一千次晚安

這兩天網路上流傳一張相片,標題是「敘利亞戰地攝影師放下相機救人」,新聞內容大致是敘利亞上週末,一枚炸彈擊中正在疏散人群的巴士車隊,造成上百人死亡,一位攝影師當場拋下相機,盡力拯救尚有一息氣的兒童,現場猶如人間煉獄的景象,讓他不禁跪倒在地,這一幕正巧也被另一位攝影師拍了下來。如果你在現場,會放下相機,還是秉持職業精神繼續拍照呢?這個問題也是新聞攝影在倫理上最常被討論的部份。法國影后 #茱麗葉畢諾許( Juliette Binoche)在電影《一千次晚安》( A Thousand Times Good Night)中,飾演的就是一名優秀的戰地攝影記者蕾貝卡,在一次採訪中不幸受到自殺炸彈客波及,也造就家人長期擔憂V.S個人信念追求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