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手傳媒
專欄
2017/09/20

青春才是比小丑還驚悚的恐怖片 |牠(It)

如果大家有印象,我們曾在另一篇廟口拍噗仔「向經典恐怖片致意|詭屋」、冷知識「為什麼我們這麼愛看恐怖片?」中,稍微提過恐怖片的歷史起源和文化脈絡,這次要討論一個比恐怖片本身更驚悚的概念——青春期。

我不太確定我是如何從青春期存活下來的,仔細回想整個過程,充滿了惡意、言語傷害、霸凌及搞小團體(當然還是有純情歡樂的部份,這取決於個人觀點),有些人越挫越勇,破關離開青春期後,成為社會價值中「健康成熟」的大人;其他的人,可能就沒這麼幸運了,成長過程中形成的創傷,深入影響自我認同,不經意地滲透我們的每日行為。

從各種面向討論霸凌的影像作品向來不在少數,像是前陣子上映的國片《報告老師!怪怪怪怪物!》、日本中島哲也的《告白》、美國影集《漢娜的遺言》等,各國不乏有類似題材的作品,呼籲各界重視霸凌之於兒童成長的傷害(雖然我一直都覺得這是大人劫後餘生的感想)。追根究底,這些「惡意」的行為,其實來自不安全感、自卑與被標籤的恐懼感。而這些深植於青春期的強烈恐懼,也造就了經典恐怖片《牠》(It)。

電影《牠》(It)改編自史蒂芬金1986年出版的同名恐怖小說,在1990年上映時就曾造成一陣恐懼小丑的風潮,2017年重新翻拍上映,電影描述一個偏遠小鎮不斷發生兒童失蹤事件,這看似與一個在各處出現的小丑有關。這部電影表面上是一個吃人怪物的恐怖片,實則針對兒童時期所面臨的各種恐懼有關。

小丑的喜劇性通常是來自於人們對食物、性、酗酒的貪婪慾望和暴躁的舉止,換句話說,小丑用奇異的方式折射了這個社會。

這不是史蒂芬金第一次在作品中討論霸凌,他的成名作《魔女嘉莉》,其實就是透過嘉莉這個角色,告訴大家邪惡建構在偏見與歧視上,最終導致毀滅;《牠》當中的小丑,會不斷幻化成各種恐怖形象去嚇人,實際上是靠吸取兒童內心深沈恐懼為生的怪物,而那都是我們成長過程中必須學著抵抗的事物。

劇情看似發散的結構,其實在建構各個角色深沈的背景,像是看見自己父母雙亡的孤兒、長期被父親性侵的女孩、被媽媽用謊言過度保護的孩子,每個大人的形象都鮮明而扭曲,且無視孩子的恐懼,這也讓吃人小丑的行徑更加肆無忌憚,回過頭與現實世界對比,簡直寫實得可怕。

《牠》看似是一部恐怖片,實際上是一部勵志的青春成長片(咦?),單純想要進電影院尖叫的觀眾可能會有點失望,畢竟最恐怖的事情叫做檢視自己的人生,而這群孩子打敗小丑的方法給了我們一個無比樂觀的啟示

唯有正視自己的恐懼,才能真正擊敗恐懼。

希望看完這部電影,能讓大家明天一早起床時,多一些動力(或乾脆失眠到早上)。

 

延伸話題:

  1. 2016年時美國各地發生一連串小丑攻擊事件,是否由電影引發的效應,不得而知,但更加深了人們對於小丑形象的恐懼。

關於小丑使人恐懼的原因眾說紛紜,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尚未被正式認定的名詞「小丑恐懼症」(Coulrophobia),分析人們懼怕的主因來自於小丑的去人性化與單一情緒,或是雖有人的形體卻具有非人的臉孔,都會讓人不自覺產生恐懼感。(更多資料請點這

 

預告:

Info:

◆劇 名:《牠》(It)

◆媒 體:電影

◆導 演:安迪·馬希提(Andrés Muschietti)

◆編 劇:查斯·帕瑪、凱瑞·福永(Cary Fukunaga)、蓋瑞·道柏曼

◆卡 司:比爾·史柯斯嘉、傑登·里柏赫、傑瑞米·雷·泰勒、蘇菲亞·莉莉絲、芬恩·沃夫哈德、懷特·歐雷夫、裘森·賈布斯、傑克·狄倫·葛雷瑟、尼可拉斯·漢彌頓

◆上映年份:2017

◆長 度:135 mins

圖片來源:HERE

撰稿:EdK.


# clappin#ClappinsTheater#牠#it#史蒂芬金#廟口拍噗仔#恐怖片#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