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2020/06/24

演員書單:曾少宗──你能透過書單透視我

其實,每次要分享最近在看的書單,都有一種被透視的感覺,都會讓我想起電影《曼哈頓戀習曲》裡的台詞:書單與播放歌單一樣,閱讀的心情、買下它的地方、當下的心理狀態,好像都能一覽無遺,但也確實,文字安撫了靈魂某些空缺的部分,直到闔上書的最後一頁,仍有餘韻。這裡跟大家分享五本書,一起共勉。

專欄 2020/05/12

演員書單:李沐──閱讀讓我抵抗有稜有角的世界

閱讀一路伴李沐成長,像是她親密的摯友,當有話不知向誰傾吐,閱讀讓她覺得被同理。就好比隨時都能服用的定心丸,閱讀讓李沐得以抵抗有稜有角、曾經框住她的世界,繼續勇敢走表演路。

專欄 2018/12/12

談兩個世代被社會餵養的信仰│楚門的世界+美國動物

《美國動物》講述美國幾個年輕學生,因為生活太無趣而動念偷走學校圖書館的千萬藏書。電影融合了現實的元素,請故事當事者現身說法,並將訪談結合劇情,模糊兩者的界線呈現出電影的敘事風格。訪談穿插在劇情中,這樣的敘式手法,意外地沒有打斷觀眾對故事的投入,反而更能激起情緒波動和幽默,真實的故事線隨著劇情起伏,更直接展現隱藏在角色內心的愧疚感。將《美國動物》和經典電影《楚門的世界》放在一起看,非常有趣。楚門活在一個電視台劇組搭建出來的小島,每天過著被別人設計好的生活,看似自己有所選擇,其實只是活在劇本中30年。楚門活在過去一代的美國夢藍圖之下,穩定的工作、美麗的妻子、有草皮的房子和美好和樂的社區。儘管《楚門的世界》使用「真人實境秀」的故事框架,其中的幾場戲又體現了真實。特別喜歡其中一場當楚門接近精神崩潰的邊緣,載著妻子瘋狂亂開車,整個城市都在為了阻饒他離開而展開。他一開往某個出口,幾輛車便突然出現擋住他的去路。楚門說 :「到處都塞車,你不覺得這很巧嗎?」妻子:「你連人車都怪我?」這場戲象徵了整部電影的敘事,我們總能在再明顯不過(即便一開始便告知觀眾這是真人實境秀)的劇情裡,發現真實。楚門活在三幕劇中,卻渴望擁有自己的選擇權,他象徵上一代的人們:擁有了一切,卻身不由己。相比於《美國動物》中的年輕人,他們活在平凡裡,卻渴望自己的生命如電影般特別,也就是我們這代,看似有無限多個選擇,卻也一無所有。回到《美國動物》這部電影,電影把事件中受害者圖書館管理女士的訪談留在最後,做為一個悲劇故事的結尾。她告知觀眾,她始終不能明白,為何這群年輕人如此自私,為了自己的利益,又或是為了自己「不凡」的想法而去傷害別人。但,我卻發現我可以理解他們。可能因為我們這80到90後的人,都是這幾位角色的的縮影。我們這個世代,被太多刺激餵養長大,電影的三幕劇、小說、網路,都在告訴我們世界上所有精彩的故事,回到現實踏在自己的人生上,卻是如此平凡地令人厭惡。綜合兩部電影,又何嘗不是活在一個實境秀底下,以符合社會大眾所期待方式活著,若稍嫌偏離軌道,不免遭受外界與自我內在批評的指責。最後,楚門像發了瘋似的性格大變,從規律的生活,開始渴望冒險與隨性;而《美國動物》電影中的那群年輕小伙子,自從跨越了那條線,再也回不去。如同電影台詞所說,在他們答應做這件事後,如同已被子彈射穿了腦,判了刑。我們只不過都是渴望自己沒有的東西而已,不如別望向遠方,觀看現下所有的一切,不是足夠了嗎?有人可能認為,發這些無聊的疑問都是枉然,但如果不思考這個社會給了你什麼,我們便是渴望活在電影場景裡頭的真人實境秀演員。 胡薽勻 | 胡說影評 | 用生活軌跡說故事

專欄 2018/10/05

我們都不可愛,但都可愛與值得愛│小太陽的願望

6個失敗者組成的一個家庭,裡頭有著婚姻失敗的父母、中年危機的父親、嗑藥而口無遮攔的阿公、夢想破滅的年輕人、自殺未遂的男子、不符合社會審美觀的選美參賽者。他們彼此差異又互相怨懟,必須協力完成一趟終將失敗的旅行。6個角色身上都貼著失敗者的標籤,卻讓觀影者在他們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我們都不完美,但都可愛與值得愛。電影的敘事方式為公路片,像是生命的時間軸,這台車(這個家)在路途中會遇到什麼事、要去什麼地方,都導因於車上這群人(家人)彼此互相影響的決定。因為爺爺死亡,必須來到醫院,一夥兒來到了醫院,哥哥才發現自己不能實現當飛行員的夢想。這趟旅程的長短、走了多遠、最後到達何處,都不是重點,因為故事也沒有終點。將彼此凝聚在一起的,是電影中那台破舊的黃色麵包車。在這台麵包車裡,所有生命體緊繫,共同經歷失敗、死亡、爭吵、安慰與諒解。可能有人崩潰了,必須停在路邊,卻又因互相安慰、理解、道歉而繼續前進。過程中太多荒唐的波折,即使它一度中途拋錨,所有人必須合力推動,才能使它保持在一定的速度發動前行,但也只有這輛車能帶大家往前。這台麵包車很重要的象徵──「家庭」,它不如超跑,有強而有力的引擎;它不完美,東壞西壞、又吵(喇叭還壞掉)又舊,但這輛車終究是大家往前的動力。我們人生中總會有過一段時間,討厭自己的家庭或人生經歷。誠如飾演爸爸的演員Greg Kinnear在訪談中談論這部電影:“Love, yeah of course, it’s more complicate.” 家人之間的愛是複雜糾結的。親人之間常因太過了解而變質,也常因不夠瞭解而對立。家人之間的距離,存在一種不夠好卻剛好的神秘關係,這樣的距離,係先前朝夕走過的種種而導致,也不是一、兩天能夠扭轉。而大家也如同電影,拉著彼此,在一台車中滑行。一個人走可以走比較快、比較遠,但無論你在哪個階段,又或者正在面臨這種又愛又恨的情感,你早晚都得坐上這輛車。《小太陽的願望》這部電影,在「荒島電影」票選中必定可以與各大經典並駕齊驅。註:「荒島型電影清單」是什麼?意思就是當你一個人落難到荒島,只能帶一部電影看,你會選擇的電影片單。 舉例來說,1952年的歌舞片《萬花嬉春》,不只經典逗趣,有音樂、有舞蹈、色彩繽紛,即被聞天祥老師的專欄列為荒島電影之首選。《小太陽的願望》故事精彩又不失藝術性與幽默,一台車與6個人間所產生的化學變化,觸及生命中的大小事,如同微血管滲入肉體之中,細微卻溫暖。電影的色彩運用鮮明可愛,讓人享受如劇情的溫暖。許多評論說這部電影在戳破一個龐大又不切實際的美國夢,但電影最迷人便在此,無論在什麼樣的人生體悟,遇到不同的作品,都能產生它的意義與美妙。若你最近的心情彷彿流落荒島般無助、黑暗,這部片必定能帶來希望與勇氣。在家庭中的每個角色,我們都不完美,但都可愛與值得愛。胡薽勻 | 胡說影評 | 用生活軌跡說故事

專欄 2018/07/31

人類不過就是可燃垃圾?|《 空氣人形 》

《空氣人形》,是枝裕和2009年的作品,延續以往細膩的敘述手法,解構充氣娃娃的概念:性、愛、空、替代、關係,如同蒲公英,細細地散落在125分鐘的電影中。電影內容談論的不只有性,還有如她空空的內心,連結每個人空虛寂寞的難題。這部電影說輕如空氣,溫柔又淡雅地微風般輕拂風鈴;提及的議題卻又重得如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廣至生命所包含的一切人性與生命的意義。與其說這是一部由充氣娃娃的角度所拍攝的故事,不如說這其實是存在社會中某一部份的現代女性的故事。充氣娃娃小望與「主人」的關係,象徵日本一大部分的夫妻互動模式。丈夫下班後,期待一個溫順聽話的妻子聽自己說話、解決自己的性慾,妻子的存在是為了服侍丈夫生理與心理的需求。當這個充氣娃娃有天突然有了思想、有了心,即當妻子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想投入職場,似乎也只能在不影響家庭生活的方式下進行。而當丈夫發現她轉變,卻要求她變回原來的樣子。一個沒有思考能力、用來解決自己空虛的充氣娃娃,竟然才是維持兩人關係的方式,若回不去原本的樣子,就只能像小望,失去她的家庭。職場上,小望是一個家庭主婦尋找第二春的縮影,回歸職場的她發現什麼都不懂,而在職場中幫她解決危機的是她的「身體」。雖然小望的角色設定是充氣娃娃,她被上司性侵的時候,可以拆下她的下體清洗,情節上不至於使觀眾面臨太沈重的道德困境,甚至被幽一默,卻更凸顯電影所隱喻的現實社會,女性有多受壓迫而隱忍、無助。是枝裕和用很溫柔的方式批評日本社會的性別歧視。想起大學時期的性別電影教授曾說過:「沒有壞人的電影最難寫。」電影探討日本社會既存的女性困境,同時反映,不管男性、女性,身邊的人都有各自面臨的生活空虛,就像整部片的主題環繞著「 空 」,充氣娃娃、空虛的婚姻、都市生活的空虛,延伸其他與主角擦肩而過小人物,每個人似乎都有自己的難題。取自2010年的電影《茱麗葉》中一句台詞:「看不見的不一定不存在。」空氣是空的,空虛也是空的,他們都確實存在。如同《空氣人形》中的老人講的一個關於蚍蜉的故事。蜉蝣是一種只為繁衍下一代而活的生物,他的體內沒有腸胃,只有卵,一旦產下卵後,身體就空了。小望想著空空的身體,我們也想著空空的自己。那生命是什麼呢?導演在最後依舊很溫柔地圈完這幅美麗的作品。小望用她僅有的空氣,把蒲公英吹了散落各地。生命無他,能在最後一口氣繼續影響身邊的人、造成一點點好的影響,我們就不是只是蜉蝣、不是只是可燃垃圾。就算這個奢望很渺小。胡薽勻 | 胡說影評 | 用生活軌跡說故事

專欄 2018/06/23

你在哪裡買內褲到底有什麼差別?│雨人

這部1988年的公路電影由交通工具串起整部片的主軸,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主演的 Charlie 經營一間小型汽車公司;故事第二幕開始,我們也發現主角與父親的決裂也是因為一輛敞篷車。這輛敞篷車讓主角發現了自己從來不知道的哥哥,也因為哥哥 Raymond 害怕搭飛機,Charlie 只好載著他橫越美國國土,Charlie因此發現自己心中善的那面,最後,目送哥哥坐火車離開。角色出場,大家就看到自私、急躁、勢利的 Charlie,他目中無人、自以為是,不是一個討喜的角色。隨著自己父親往生、無法繼承父親遺留的龐大遺產,到他對Raymond 苛薄尖銳,我才發現,我竟然在苛刻的 Charlie 身上看到自己。這部電影讓最近在家照顧生病的母親的我很有感觸。照護家屬最辛苦的,往往不是生理上,而是心理壓力,這些壓力會讓人變成自私的 Charlie。面對 Raymond 的自閉症,如同我面對母親的疾病。我常對母親說話直接,或總以質問的語氣問她:「妳為什麼不站直好好走路?」、「妳為什麼不能正向思考?」,我就是 Charlie,不懂Raymond為何害怕搭飛機、不懂Raymond為何一直碎唸「誰在一壘誰在二壘」、不懂Raymond又為何堅持要穿在辛辛那提橡樹街上Kmart買的四角褲。苛刻或許只是逃避接受事情真相的一種表現,也是對於自己無能為力的吶喊。同理心是個被過度包裝的詞彙;我們會想用理性與生病的家人溝通,以自己的立場希望她可以更好,希望自己可以使上力。但中間的隔閡就像電影裡「誰在一壘?誰在二壘?」的問題,受病痛纏繞的人永遠不懂,陪伴的人永遠不能理解為什麼會被這些問題卡住。我們終究不能完全能體會病人所受的痛苦與煎熬,我們所能做的僅是陪伴。如同電影中 Charlie 教會 Raymond 跳舞,都是希望自己能在痛苦的旅程中幫上忙,這一小點的回報,像是Raymond 學會隨音樂起舞,也能讓我們暫時忘記這是一段多麼辛苦的過程。看著 Charlie這個不討喜的角色,從厭惡到理解再到珍惜,或許我們可以跟著 Charlie 一起從愛發脾氣、沒耐心的心態慢慢學會體諒和珍惜。還沒找到適合的方式也沒關係,就和這部電影一樣,我們都在往善良的路上。文/插畫:胡薽勻 | 胡說影評 | 用生活軌跡說故事

專欄 2018/06/08

兩個老男人、一群人、在一個度假村裡、講述一生道理│年輕氣盛

這是我第一次看導演保羅・索倫提諾(Paolo Sorrentino)的作品,原先就已抱持著非傳統敘事的心理準備來欣賞,果真不出乎意料,觀賞過程中有很多問號,卻也是一趟非常棒的旅程。怎麼說?《年輕氣盛》是一場美的饗宴。音樂與視覺上都很飽和,電影中的每一秒都即是攝影作品,每個畫面都可以獨立存在並加以分析、收藏,每段戲都可以是一探討主題,每條人物線都能自成一本傳記。用電影片名《年輕氣盛》與故事軸線「年老作曲家與導演互動」展開強烈、大膽的對比,乍看與整部片的風格、意旨、母題唐突對立,細細品味卻能體會導演此意的絕妙之處。主角弗烈德,一位已失去人生意義追求的退休指揮家;他的好友米克,拍了無數作品依然想再造人生巔峰的導演。兩個老男人,碰上一個年輕演員、一個失去愛情與親情的女兒、一對不說話的夫妻、一個僧侶、一個按摩師少女、世界球王、一群編劇,在一個度假村裡發生了這個故事。當生命到了終點,對於各種議題的價值觀似乎也到了思考的終點,人生是否也走到盡頭了呢?乍聽之下有點理所當然卻又非常矛盾是吧?但在這部電影裡我看到了否定的答案。愛情與性之於人性是什麼?自我實現與自我認同對於藝術家又是什麼呢?愛情是指揮家弗烈德對〈a simple song〉的堅持抑或是妻子梅蘭尼對他的愛?性是維持感情之方式或是一種佔有慾?自我實現是所有人的讚賞還是自我認同?身為一個藝術家卻沒了情緒,生命還有意義嗎?眾多問題與解答在電影中藏得恰到好處,導演在電影中為自己解了答,觀眾也能從中獲得自己可以接受的答案。我特別喜愛的兩場戲,一是弗烈德浸淫在大自然時,對自然的聲音做了指揮與創造。這場戲在混音上非常精彩,採集了畫面中大自然出現的聲音如牛鈴、牛鳴、昆蟲群鳥振動翅膀聲,順著人物的呼吸和節奏,混音、剪接一氣呵成,配合地無懈可擊。藝術集大成不過取自自然,這裡成功地以藝術家的觀點呈現自然。女兒麗娜與父親弗烈德躺在桑拿室洗泥巴浴時的一鏡到底鏡頭也非常精彩。瑞秋懷茲的演技精煉又不失戲劇張力。一顆定鏡,演員躺著控訴弗烈德作為父親與丈夫的失職。躺姿與泥巴是束縛,顯示她在關係中的無能為力,唯有面部表情,把幾年沉積的委屈宣洩到位,又不至於太過矯情。年輕氣盛如我現正年紀,也開始思考電影所談論到的議題:愛情的定義、剛開始接觸到性、與家人之間的溝通、人生的目標、自我實現與認同。電影所說「很遠的,是過去;很近的,是未來。」 在這年輕氣盛的年紀,卻剛好相反呢!回頭看過去,以自己的方式活了23年,好似有一番還不錯的結論,正視未來後,卻又顯得太過渺小不足。如同電影中的望遠鏡啊,同時擁有兩個觀看人生的方向,如此不同的方向。中國作家暨導演張嘉佳在《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一書所說:「有沒有可能,生命的意義是在尋找意義的過程中,你以為你找到了,反而失去意義。當你開始尋找,那個狀態才是意義。」有沒有可能,這便是生命的意義──人生是一條沒有盡頭的路,當你以為你的生命(價值觀)到了極限,心如止水,卻在你無法預料之處,展開了下一段旅程。《年輕氣盛》對我來說是非常特別的觀影經驗,我也享受於這樣似懂非懂的灰階狀態;彷彿知道,這部電影想說的還超前於現階段所能思考的狀態,你還無法理解全部,只能先觀其貌,被他獨特的美感所吸引。而你也彷彿知道,總有一天,會再看一次這部電影,到時又有怎麼樣的結論?就留到之後再說吧!念了四年電影系,其實已經習慣看這類似懂非懂狀態的電影,但沒關係,因為它是藝術。藝術本身就存在創作者的獨特觀點與觀看者個人解讀的差異。在觀看一件藝術作品時,創作者的核心思想固然重要,但回到觀賞者身上,從如大海無盡的作品中取了一瓢飲,醞釀消化,最後獲得。海很大,供所有影迷慢慢取用。講起來,與這部電影的相遇,好像與某種戀人的「相見恨早」,這一詞偷自我的室友C,但我總告訴她,沒有恨早恨晚的問題,遇到了,就都是最好的時候。文、插畫:胡薽勻 胡說影評 用生活軌跡說故事

專欄 2018/05/27

成長這條路,痛著也要走完│我們的故事未完待續

有時候,看電影變成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你不知道你在這兩小時內,會被哪一句台詞、哪一個畫面、哪一個相較劇情主軸較為分枝的情節扒得你在銀幕面前赤裸而不能自己。有時候,我甚至會為了這樣的刺激感去看電影。更詭異的是,最近面臨到「不小心選中某些片子把自己敲得支離破碎,然後再慢慢一片片把自己撿起來,組完變得更強壯一點」。《我們的故事未完待續》中,我最喜歡的一場戲,是當男主角Greg發現Rachel放棄治療並消極等死之後,兩人爭吵。定鏡、一鏡到底,完美紀錄演員真實的表演。 我相信導演在剪接的時候,絕對是捨不得剪這場戲的,情緒起伏順得非常美。從他們青澀的口中說出來的是大人也不願面對的痛,正因從他們口中說出,更令人痛心。我覺得殘忍。這部電影用少年懞懂的年紀來講述生死,將生死刻劃地如此浪漫又殘忍:一個沒自信的少年、一個夥伴與一個正值燦爛卻即將殞落的少女。我苦於沒有人答應的疑問:為何要一個青少年面臨生死之大哉問?不禁觀望自己現在面臨的人生未嘗不是如此?總是投射情感於電影中的角色,其實是在角色中看到了自己。最近人生所面臨到的一切,在這部電影裡看到了縮影。而電影,作為一種信仰,我真心相信如同電影所說,一切終將發生,我也會如此,就叫人心安一些了。對照一年前的今天的我正在煩惱的問題與一年後的我所面臨到的問題,深深感慨。這是一種似遠似近的感受,遠是因一年的時間中,經歷了哪些而劇烈成長,近是因為現在自己的某些樣子是因為一年前所做的某些抉擇而形成。好像當時遇到了一些叉路,而現在所走的這一條路,都是由一年前的岔路之一的岔路之一的岔路。放了一陣子的這段文字,我放棄了,因為太痛苦了。在生活中,因為面對家人的死亡邊境,我也因死亡大哉問而努力想盡道理讓自己達成平衡與平靜的狀態,而看到這部片,似乎又要重新用文字記錄下快速思考的軌跡。先暫時停留在這裡吧,只好告訴自己:不管想到哪裡,人們總是要找到方法讓自己平靜。不管現在遇到的是什麼問題,面對死亡大哉問,我停留在這樣的狀態。 文、插畫:胡說影評  用生活軌跡說故事

專欄 2017/10/23

演員葳薾森、高英軒自白│如果能重新選擇,還當不當演員?

在《演員的一週:星期三聚餐日》影片中,揭示許多追夢人都會面臨到的狀況:總是有許多無奈難以回答,許多關心,變成一種質疑。拍手Clappin邀請兩位演員分享自身經驗及真心告白,與您一起分享。

專欄 2017/10/18

笑不出來的黑白幽默,生命可以多靠杯|大佛普拉斯

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金馬獎風光入圍十項的《大佛普拉斯》,果然威猛。電影從一開始,導演黃信堯的旁白就為整部片決定了一個視角。透過「介紹」本片「很難相處」的監製葉如芬、鍾孟宏和製作公司等,你很難不直接笑出來。用滑溜溜的台語念出這些直白、後設的語句,為觀眾構築的是一扇開在高塔上的窗。說書人為我們打開窗,讓我們趴在窗口,望向深邃、烏黑的塔底,在那兒有一列送葬隊伍。當我們才剛進入整個葬儀隊伍的氛圍,負責打鼓的菜脯就被吹哨節奏超不準的隊長問候了媽媽,踹翻他坐的塑膠椅。緊接著,如同修辭學上的「頂真」,我們看到菜脯來到衛生所探視微恙的母親,但公所即將關門,在他的哀求下,護士幫老母親打了點滴,讓她扶著點滴,坐機車和兒子回家。《大佛普拉斯》運用的兩個戲劇原則如此詳述《大佛普拉斯》的開頭,是因為整部作品就是在根基這兩個原則之下:首先,透過鋪排、游移和打斷,在不同的調性間「換檔」。正當要認真時,卻突然賞了你一巴掌;塞了顆糖後,又澆了你一頭冷水。第二個原則是,利用旁白營造疏離效果,讓觀眾不時將觀賞距離拉開,避免過度投入。這本來是喜劇和所謂「史詩劇場」(相對於「戲劇性劇場」)的基本美學,讓觀眾保有「笑」和「思考」的空間(很弔詭卻也不然:要讓人笑或思考,在戲劇世界用的是相同的技術)。認真說來,這兩個原則都是試圖讓整部片變得稍微輕盈些,因為要是太認真來講這部片的主題,可能就重到說不下去了。讓我們也試著輕一點:《大佛普拉斯》其實就是在講生命可以多靠杯。溫吞古意的菜脯為風流的旅美藝術家黃啟文看門,為他喬正車頭上的賓士標誌。他和四處拾荒維生的肚財,在全然黑白的環境裡,吃著超商過期食物,觀賞老闆行車紀錄器的彩色畫面打發時間,看著看著就看到老闆不可告人的祕密。一切既殘忍又溫柔,抒情而矛盾(以下劇透)

專欄 2017/09/20

青春才是比小丑還驚悚的恐怖片 |牠(It)

如果大家有印象,我們曾在另一篇廟口拍噗仔「向經典恐怖片致意|詭屋」、冷知識「為什麼我們這麼愛看恐怖片?」中,稍微提過恐怖片的歷史起源和文化脈絡,這次要討論一個比恐怖片本身更驚悚的概念——青春期。我不太確定我是如何從青春期存活下來的,仔細回想整個過程,充滿了惡意、言語傷害、霸凌及搞小團體(當然還是有純情歡樂的部份,這取決於個人觀點),有些人越挫越勇,破關離開青春期後,成為社會價值中「健康成熟」的大人;其他的人,可能就沒這麼幸運了,成長過程中形成的創傷,深入影響自我認同,不經意地滲透我們的每日行為。從各種面向討論霸凌的影像作品向來不在少數,像是前陣子上映的國片《報告老師!怪怪怪怪物!》、日本中島哲也的《告白》、美國影集《漢娜的遺言》等,各國不乏有類似題材的作品,呼籲各界重視霸凌之於兒童成長的傷害(雖然我一直都覺得這是大人劫後餘生的感想)。追根究底,這些「惡意」的行為,其實來自不安全感、自卑與被標籤的恐懼感。而這些深植於青春期的強烈恐懼,也造就了經典恐怖片《牠》(It)。

專欄 2017/08/17

打電動是一件正經事|玩命再劫

打電動是一件正經事,比吃飯、睡覺更正經,當然,這件事爸媽肯定不買帳。高中時,常常半夜起來打電動,導致隔天精神不濟,有天回家發現電視遊樂器還在,但電源線不見了,沒人願意承認,很顯然,凶手就是我爸,事隔多年,有天想到跟他討回電源線,殊不知老爸早就忘記藏在哪了。電玩的魅力到底在哪?如果沒有實際體驗過,很難真正理解其中的快感,今天就換個方式,用「電影」解釋電玩的魅力。由熱門電玩改編的電影不在少數,像是《惡靈古堡》系列、《古墓奇兵》、《Silent Hill》、《刺客教條》,甚至是Dos時代就出現的遊戲波斯王子,坦白說評價都不是太高,這幾乎是預料中的事情。遊戲轉換成電影的形式後,失去了操作感與成就感的回饋,就算吸引忠實的遊戲玩家去觀看,也效果不彰。然而,英國鬼才導演艾德格·萊特(Edgar Wright)完全顛覆了大家對於電玩改編電影的想像,在2010年時拍攝一部專為重度遊戲玩家設計的電影《歪小子史考特》(Scott Pilgrim vs. the World),這部電影並不是真正的改編某款遊戲,而是將遊戲的節奏感與超現實的元素具象化,借用許多老遊戲的風格(參考資料),以及許多讓遊戲玩家會心一笑的梗,流暢的快節奏剪接及恰到好處的配樂,都替這部電影大幅增添觀影的爽快感。

專欄 2017/07/21

受刑人的苦澀獨白|鹹水雞的滋味

我曾遇過一個律師,放棄美國法律事務所的工作,回到台灣專門替看似罪證確鑿的犯人辯護,「這樣的人才是罪無可赦吧!」他笑笑地說,一般民眾因為不了解,所以對刑事律師觀感非常差,覺得刑案辯護律師是在替壞人找藉口。坦白說,台灣律師的收費是東亞國家中最便宜的,打刑案也賺不了什麼錢,吃力不討好,「你到底在堅持什麼?」我問。從小到大,我們身旁一定有幾個看似「不正常」的同學,愛睡覺、打架鬧事、爬牆翹課,是教務主任眼中的問題學生,然而隨著時間過去,這些人逐漸消失在生活中,某天在報紙社會版上看見似曾相識的面孔,發現彼此彷彿處在平行宇宙,「我就是那樣的邊緣人。」律師說。

專欄 2017/07/07

全球化現實的殘酷童話|玉子

相信大家童年都聽過童話故事,成年人認為這是建構想像力及認識世界的第一步,我個人認為這是一廂情願的想法。還記得我小時候看繪本《野獸國》(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就決定要跟故事的主人翁一樣叛逆跟爸媽頂嘴(從小就習得斷章取義),結果被媽媽用掃帚狂揍一頓,也算是另類認識世界的方法。以童話故事作為隱喻,反映世界殘酷面的電影作品,像是宮崎駿系列電影的核心概念——環保與反戰、指涉西班牙內戰的《羊男的迷宮》、改編童話故事《藍鬍子》的《腥紅山莊》,都是很好的例子,甜美夢幻的場景下一秒就成為夢魘,具象化我們成長中的幻想被現實擊碎的集體經驗。

專欄 2017/06/24

一齣不得不演的戲|佈局

我有位女性朋友A,大學時期的男友有天晚上無預警提分手,沒有解釋任何原因,A小姐越想越傷心,隔天一早去了男友的宿舍想當面再談談,沒遇到男友,卻在他房裡發現其他女生用品,如此八股的劇情,連肥皂劇寫了都怕被觀眾丟石頭,於是A小姐死了心,從此不再聯絡。時隔多年,A小姐在路上巧遇當年男友的拜把兄弟,兩人在咖啡廳坐下來詢問彼此近況,當然也順理成章地聊到前男友的事,沒想到對方面露難色,在A小姐不死心的追問下,他才說出當年其實是因為A小姐的母親不喜歡這個男生,希望他們分手,男方不想讓A小姐怨恨自己的母親,也知道她不會輕易死心,於是跟朋友借了一些女性的用品放在房間,希望她看到後會自動放棄,事情也像劇本安排好的一樣,成功分手後,消失在彼此的生活中。

專欄 2017/06/16

一杯喝了十七年的咖啡|咖啡與菸

從我有記憶以來,咖啡一直都是一個很深刻的元素,像所有生命中重要的事物一樣,需要時間去理解。我小時候曾經輟學半年,那是個美麗的意外,純粹因為我媽忘記去註冊,這大半年的時間,只好每天跟著我媽去咖啡廳找三姑六婆聊天,常常一坐就是一下午。早期台南的咖啡廳是地方仕紳談事情聚會的場所,人手一根菸搭配syphon煮的咖啡,那種深沈而複雜的香味,是我對咖啡廳最早的印象。可能跟小時候的經驗有關,年紀稍長後也常窩在咖啡廳趕稿(像是此時此刻),這同時也是觀察人文生態的好地方,我自己對此有個理論:第一次約會若是喝咖啡,代表對方願意深度了解彼此,從選擇的咖啡廳,也能略知一二其喜好與個性,有趣的是,咖啡本身好不好喝,倒變成次要的問題。

專欄 2017/06/02

向經典恐怖片致意|詭屋

我大概十歲的時候,有天晚上看了恐怖片《靈異入侵》,也就是鬼娃恰吉系列的第一集,人生第一次失眠整晚,之後再也不敢一個人去地下室(電影中有一幕是恰吉躲在樓梯底下把爸爸殺了),對於玩偶的強烈恐懼感,至今都餘悸猶存。恐怖片(Horror Movie)一直都是類型片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然而在明確的界定上,早期的電影研究中,恐怖與驚悚類型常是密不可分,追根究底,這兩種類型操弄的都是人類的恐懼感。你心底最深沉的恐懼是什麼?這個問題一定都有不同答案,因為恐懼感深植在文化脈絡中,屏除個人以外,不同社會也有不同的集體恐懼,像是《紅衣小女孩》中的魑魅魍魎,嚇壞一堆台灣觀眾(包括我),但對於歐美觀眾來說,他們可能很難理解,我們為何會如此恐懼一個穿著紅衣服的小女孩。

專欄 2017/05/19

人工智慧是否有靈魂?|人造意識

關於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的討論,在沈寂了數年之後,年初由Goolge所開發的人工智能圍棋程式AlphaGo,一舉打敗數名世界知名棋手後,再度引起熱烈討論。歷年來與人工智慧相關的電影不在少數,從早期《銀翼殺手》(今年十月將由《異星入境》的導演推出續集《銀翼殺手2049》)、動畫片《攻殼機動隊1995》、《A.I.人工智慧》、《機械公敵》,到近年的《雲端情人》、HBO影集《西方極樂園》,機械的自我意識與人類靈魂本質的哲學辯證,每一部片都蔚為科幻經典,這次要推薦的電影《人造意識》(Ex Machina)也以同樣的主題貫之。人工智慧的討論歷史悠久,但真正劃時代的改變在於艾倫・圖靈於1950年代發表的圖靈測試(Turing test),用於判斷機器是否有思考的能力,導演亞力克斯·嘉蘭(Alexander Garland)所拍攝的《人造意識》就從這個概念出發,故事描述軟體工程師加勒意外獲得一個機會,被邀請到老闆的度假別墅作客,然而加勒抵達後漸漸發現事情並不簡單,深藏於森林中的別墅其實是老闆開發人工智慧的研究機構,而他的任務,就是對人工智慧Eva進行圖靈測試,沒想到加勒卻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專欄 2017/05/05

誰該為這場戰爭負責?|拆彈少年

二戰至今已逾70年,一直是人類史上無法被抹滅的歷史傷痛,我曾認識一位德國青年,除了德語,還能講三種不同語言,他告訴我,在歐洲,除了德國以外他是不講德文的,為的就是避免引來國籍仇恨,而他的父母就算未曾真正經歷過二戰,仍以當時發生的屠殺責備自己。彼時未能理解這種複雜的國族情緒,直到我拜訪了柏林近郊的集中營,在屍體焚化的地方立了一塊紀念碑,上面寫道:「...我還知道一件事,若我們沒有試圖去記住,當時基於憎恨與蔑視而被各種酷刑屠殺至死的人們,歐洲是不會有未來的。」_ Andrzej Szczypiorski,波蘭作家/集中營倖存者

專欄 2017/04/28

找回生活的動力|令人討厭的松子一生

不知道大家會不會偶爾覺得失去人生動力,不敢回想離開家鄉的初衷,不確定是否正朝想像的目標前進,抑或只是原地踏步。電影《二十世紀的她們》中有段母子對話,我印象特別深刻,兒子問媽媽:「妳的生活快樂嗎?」媽媽頓了一下說:

專欄 2017/04/25

攝影師的內在掙扎│一千次晚安

這兩天網路上流傳一張相片,標題是「敘利亞戰地攝影師放下相機救人」,新聞內容大致是敘利亞上週末,一枚炸彈擊中正在疏散人群的巴士車隊,造成上百人死亡,一位攝影師當場拋下相機,盡力拯救尚有一息氣的兒童,現場猶如人間煉獄的景象,讓他不禁跪倒在地,這一幕正巧也被另一位攝影師拍了下來。如果你在現場,會放下相機,還是秉持職業精神繼續拍照呢?這個問題也是新聞攝影在倫理上最常被討論的部份。法國影后 #茱麗葉畢諾許( Juliette Binoche)在電影《一千次晚安》( A Thousand Times Good Night)中,飾演的就是一名優秀的戰地攝影記者蕾貝卡,在一次採訪中不幸受到自殺炸彈客波及,也造就家人長期擔憂V.S個人信念追求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