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手學堂 2018/08/10

編劇深度解密講座│徐譽庭:想當編劇,先從關心周遭的人事物開始

如何創作一個劇本?從生活開始靈感不會從天而降,它就像一顆種子,埋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你要學會的第一件事,就是意識到它的存在,仔細聆聽每一段對話、好好感受生活,並且放在心上,等待有一天發芽、成長、茁壯成一棵大樹。知名編劇徐譽庭打趣說,她的題材大多來自於生活的觸動,之後漸漸累積成一個「想說的主題」,再等待一個天時地利人和(也就是最重要的「預算」),便可以開始創作。最好的例子便是曾拿下金鐘戲劇節目編劇獎的《我可能不會愛你》,其實是源自於徐譽庭與朋友的一段談話,後來又碰上初老症的題材,想著將兩者結合,擦出了火花。

拍手學堂 2018/08/09

編劇深度解密講座│角色是動畫劇本的靈魂,從《鞋貓劍客》了解經典三幕劇結構

一個好的動畫劇本應該具備什麼元素?初期開發和編劇寫作,又分別會經過哪些過程?東方夢工廠首席創意官及動畫公司總監 Joe Aguilar 在「編劇深度解密:從國際對話看影視劇本創作」的課程中,以過去監製《鞋貓劍客》為例,帶著學員分析動畫劇本,討論經典模式的概念,結合理論與實務,望能讓學員對動畫劇本開發、編劇模式有更深入了解。開發動畫電影前,必須要先考慮的五件事想開發一個動畫電影有很多方式,但要先回歸起點,再去決定用什麼方法。Joe Aguilar 提供了幾個一定要思考進去的點:大片廠和小片廠在大綱到雛形的過程很像,主要在製作時間長短、有無故事版的差別。大片廠除了文字版,還會有一個故事版確認電影整體的調性,有時可能會有大幅改變,和最後的視覺印象會比較接近。

拍手學堂 2018/08/03

編劇深度解密講座│成功美劇的黃金守則,從國際對話看台灣影視創作

全球買單的影集商業模式當「追劇(Binge watching)」逐漸與大眾休閒活動變得密不可分,影視內容製作多了一個煩惱:觀眾手裡的「遙控器」。隨著科技發展,觀眾追劇的方式早已不受時空侷限,從傳統的電視機跳脫到行動裝置,左右電視劇命運的遙控器也被SVOD(隨選線上串流影音)取代,而這也代表一部劇集成功與否將更加取決於內容的優劣。觀看方式的變革,直接影響到影視內容的產製方向。資深好萊塢劇本顧問José Silerio在課程一開始便強調當今影視製作的幾個重要趨勢:

拍手學堂 2018/06/23

崔永元在鬧什麼?談創意與藝術創作的道德距離

(引用自BBC中文網)中國中央電視台前著名主持人崔永元連續發佈多條微博,公布藝人范冰冰的劇組勞務合同,稱范冰冰千萬片酬來得太容易,並質疑范冰冰簽署陰陽合同,暗示其涉嫌偷稅漏稅。新聞看這裡這件事情跟台灣的影視圈其實有點距離,起碼這次是以崔永元為颱風眼,把范冰冰、馮小剛這些連台灣人都認得的人,攪得七葷八素。最新事件是范冰冰的陰陽合約,就是明著簽了一份合約,但暗著還有一份,為了逃稅用。這件事已經引起中國稅務機關注意,並且開始調查;導演馮小剛的《手機2》則已經宣布停拍,前途未卜。中國媒體非常精確地以「手撕」來描述這次崔永元的爆料。崔永元是什麼人?我覺得大家網路這麼方便,可以上網查查,我不要佔篇幅(關於崔永元)。但崔永元記恨的,可能也是台灣觀眾熟悉的一部電影,由葛優、徐帆、張國立、范冰冰主演的《手機》。這部2004年的電影,基本上以手機為道具,來揭發所謂媒體(其實就是電視台)跟文藝圈奇觀式的生活情境。全片情節進展快速、流暢、沒冷場,每個演員表演也都恰如其分,成就了完整的電影感。坦白說,是我驚訝中國電影「也可以做到這種喜劇」的開始。我完全沒有注意到《手機》當年上映後的爭議。應該是跟崔永元在媒體採訪中自述的那樣,因為當年中國環境還沒有「自媒體」,不要說模仿Line的微信了,連模仿臉書的微博也沒有。所以那時就算要抱怨,也不像現在這麼方便。但根據崔永元的敘述,他對於《手機》在中國市場乃至全世界範圍的成功,感覺非常不舒服。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他是提供故事的人;且看完這電影之後的觀眾,也覺得被影射的人就是崔永元本人。電影故事中所有情節,即便是杜撰,對觀眾來說也很難辨真偽。換句話說,就是大眾認為崔永元的生活就是電影中男主角那樣,即便他自己否認,也很難撇開眾人質疑的眼光。崔永元覺得受到傷害,但是這幫當初跟他一起說要拍這類題材的電影導演、編劇,卻在拍攝過程、甚至拍攝完畢後,連一聲招呼都沒有打。他覺得受害的是自己,可是這幫拍電影的卻完全無動於衷。他覺得受害就算了,被影射是那樣的人也就罷了,也許時間可以沖淡,沒想到的是,竟然還有第二集,崔永元就真的受不了了,爆炸了。真實與虛構的比重拿捏真實的事件,往往讓人感覺震撼。這也是為什麼愈來愈多電影訴求「真實故事改編」。電視裡社會新聞的刺激,比推理小說更猛烈,應該是因為鮮血總是讓人感到震撼,而產生心境的巨大變化。那真的灑出的血,跟你想像中會流出的血,會造成觀眾不同程度的感受。當然還有一個潛在而不能忽略的原因,是真實事件彌補了想像力的不足。整個社會的想像力不足,造成了作者(無力再提供題材)跟讀者(無法再建構情境)雙方,都往現實世界去尋找。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到現在還有許多忠實粉絲,這些菁英讀者都會想透過過去作者普魯斯特的人際關係裡,來找尋現實生活中出現人物的相對應關係。也許大家總是不滿足虛構,總想在現實層面上找到可以投射的目標,才能滿足。不過,我們不知道普魯斯特到底有沒有根據真人真事來改編。話說回來,根據崔永元的爆料,《手機》這部電影的主要故事內容,確實是有真實的部份。可是,真實跟虛構的部份,怎樣拿捏?這真的是作者必須慎重以對的。我們難以確知媒體用任何形式公布某些人的隱私,到底會造成多大的影響。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所以,不少作者常想避免這樣的麻煩。文學中的傳記類作品,除了要親自採訪,還要通過本人同意,作者才能出書;很多電影是真人真事改編,但相關人士成為該部作品的「顧問」,還真的不是閒缺,只是為了要讓相關人士能有機會避免私生活受影響,同時又不會妨礙創作進行。所以,有非常多的溝通方式,都可以避免最後發生原故事提供者與創作者之間的不快。無論如何,就是彼此之間不能不對話。作者的創作心態與倫理撇開這些行政作業,其實更重要的,是作者的創作心態。常常跨越在虛擬與真實間,顧慮到情節的劑量上對讀者/觀眾的效力,免不了總想要多加點成分,或劑量下重一些,以期達到效果。如果是純粹虛構的作品,應該不會有任何傷害;但若是以真人為題材,甚至當事人提供的題材,要如何拿捏?又要如何讓受眾也能接受?這平衡感要非常好才行。其中,最大的制約,應該是作者的倫理。身為作者,我們本身就有影響這個世界的企圖。所以,我們創作。如果這建設與破壞間的平衡,造成有人在真實生活中受到傷害,那我們還要不要繼續進行?有些人會說「創作是殘酷的」,原因就在此。當我們隔岸觀火,看著這荒誕爆料繼續,我們有沒有機會審視我們的創作過程中,有沒有對不起自己的良心?空說社會責任可能不痛不癢,這已經不是有無付稿費的商業利益問題,而是一個靈魂如何自在悠游於天地間的關鍵思考了。[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uIqBr7oFEI&w=560&h=315]繼續隔岸觀火:相關後續報導文:楊一峯 / 圖片:網路 以上言論不代表拍手Clappin立場

拍手學堂 2018/06/23

他「演」得很不好?你確定要這樣評判?

身為最貼近表演工作的人,我對「表演」是尊敬的;對於從事的演員,是尊重的。因為我知道那種艱難。我們常常聽到一些人很膚淺地說演得好或不好,但到底你是用什麼評判?是跟在電影上看到的?網劇上看到的?或電視台本土劇的?還是舞台劇的演出比較的?表演之所以困難除了媒介的不同,還牽涉觀眾主觀的認知與判斷。一個演員到底要運用刻板印象了解自己的角色,藉以儘快地讓受眾接受、產生共鳴?還是要真正進入角色中去揣摩劇情中可能的人格發展,細膩展現角色的可能?「表演」也有不同派系,及其背後支撐的理論。另外再加上媒體的不同,需要有不一樣的效果。所以,雖然我們認為表演是一個「質化」的學問,但若真要用量化的數學算式來呈現,變成「表演者狀態 X 表演派系 X 呈現媒體平台 X 受眾主觀認知=實際得到效果」,可能性會有幾種?自然科學中有沒有任何一道算式的答案是浮動的?我想這讓誰來解,都是一道很難解的題目。這樣說明,應該就可以知道為什麼「表演」是件困難的事情了吧?什麼叫做「入戲」?對一般觀眾來說,是表演者看起來像他所演出的角色。這雖然含主觀判斷,但也有群眾影響等客觀因素存在。不過對表演者來說,卻始終希望以不同角度去詮釋他所擔任的角色。「表演」之所以特別,就是它沒有公正客觀的量化評分表,只有演者與觀者的心靈契合程度。所以表演者總是必須無奈地接受「永遠是別人在打分數」這件事,而事實上也只有這是唯一的黃金定律。要扮演好角色,有人喜歡從外觀著手,最古老的方式,是戴上面具,古希臘時期就已經這樣做了。那時表演藝術與巫術幾乎是無法分開的神祕,觀眾也不曉得為什麼,只要表演者戴上面具,似乎就可以成為他們所投射、想像的人物,活靈活現地出現在眾人眼前。從面具出發,到戲服、小道具,這長足進步下來,由外到裡的一致性、試圖統一精神狀態來進行表演的模式已經相當成熟,觀眾也這樣被說服。尤其在特殊職業上更是如此,譬如說醫師、護士、偵探、郵差等。

拍手學堂 2018/05/27

加強創意能力,你必須知道的幾個訣竅

講者:史蒂芬.普利茲,好萊塢的資深編劇,作品超過200集有線電視的影集,包括榮獲艾美獎肯定的《Room222》;目前在大學任教,是「創意百科全書」(The Encyclopedia of Creativity)的共同主編;擁有豐富的實務經驗,也以指導編劇完成腳本聞名。主辦單位:美國創新中心(American Innovation Center, AIC),美國在台協會(AIT)與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共同設置,為全亞洲第一處。美國在全世界各地已經有了400多處為推廣美國文化與價值的單位,這是其中之一,其作用猶如過去對台灣文化貢獻頗鉅的美國新聞處,以自由主義、自由市場經濟及民主政治為號召。

拍手學堂 2018/05/17

「身為演員,基本功為什麼重要?」──拍手Clappin學堂之所以成立

拍手學堂 2018/05/15

後來的我們,文藝愛情片怎麼漸漸消失了?

最近因為工作的關係,做了很多功課。如果不是在外開會、工作、拍攝,就是在家拼命看中國產製的電影跟電視劇,而且集中在文藝類型上。更明白地講,就都是文藝愛情片,這些都在戲劇(Drama)類型中。說起來,以「戲劇」來翻譯drama,算是允妥的。不過,因為「戲劇」本身在華文裡是種概括的稱呼,儘管從事這項專業的人不會混淆,外人卻是霧裡看花。嚴格講起來,不以電腦畫面特效,或是不以飛車、爆破、動作為賣點,常以明星、演技、故事為吸引觀眾的條件的,我們都可以將它歸類於戲劇類型。又有人以「文藝片」來稱呼這樣的電影。文藝片在台灣又常常掛上「愛情」而成為「文藝愛情片」,結果這反而混淆了「戲劇」類型的定義。彷彿文藝片就要談情說愛,談情說愛就一定要跟文藝片掛上鉤。固然文藝片常是男女主角談情說愛,也不能說不能有其他的主題,譬如說《永不妥協》,就是環保議題及一位女人對抗財團的過程,甚至帶有紀錄片的痕跡。

拍手學堂 2018/05/05

看漫威好俗,看得懂「藝術」電影就是比較會看電影?

很多人在高談闊論所謂的「藝術」電影。彷彿在多數人看不懂的影像中,找出一些理解的邏輯,有那麼點高人一等的驕傲。但所謂的「藝術」電影,真的需要被這樣解讀嗎?還是回到最基礎的原點上來提出疑問:難道大眾看不懂的電影,就該被稱為「藝術」電影?很有趣的是,我們要解讀這樣一個類似名詞,必須從「類型」電影開始。什麼是「類型」電影?顯然相對於「藝術」電影,「類型」電影就好理解多了:戰爭片、科幻片,到文藝愛情片、戲劇片(Drama);或是舊一點的歌舞片、西部片,及大部分人都可以接受的動作片、奇幻片等,還有沒提到的驚悚片、恐怖片、社會寫實片、犯罪片等,這些名稱其實就是「類型」的各種名稱。而每種類型都有其固定的場景、道具、服裝、劇情等設定,所以才被歸為這些「類型」之中。這樣的定義除了方便電影觀眾來選擇電影,其實,更大的功能是方便電影公司、製片公司來製作電影。當然,處於21世紀,很多類型已經不單純是「單一」的,而是各種類型混雜於一部片中,這是觀眾需求的進化,也是製作公司的一大挑戰:如何在多元素中取得平衡?如何知道未完成的電影,可以憑著哪種元素來吸引到觀眾,進而獲得票房勝利?劇情的走向該是如何?我們又該選擇怎樣的卡司,來加強吸引觀眾?從這些考量來看,我們就知道「類型」是形成電影工業流水線生產的重要憑據。現在的電影人,在不同的位置上,出發點常常都是「我們要/在拍哪種類型的電影?」所以,從正常人的生活經驗來觀察,就會知道多數大眾都是透過「類型」來接觸「電影」。電影類型的死亡、消失或再復出,都有其經濟原因,甚至有更大背景的社會、政治因素。比如說歌舞片曾經是好萊塢電影或其他國家都在拍攝的電影類型,但因電視的出現,大眾經濟條件提升,在電視上看得到免費的歌唱節目(附舞蹈),售票的歌舞片就變得乏人問津,電影公司就漸漸不拍這種類型片,歌舞片就淡出了歷史。不是說從此都不拍,但很少變成獲利的大宗,自然而然,這個類型就凋敝了。這種例子還像默片,等到錄音技術提昇,默片就逐漸消失;彩色沖印技術的發明與發展,黑白片就淡出歷史舞台。技術的提升,加上經濟條件優渥,及社會大眾的接受程度,類型就逐漸一再汰新。

拍手學堂 2018/04/02

說故事人必看:分場大綱怎麼寫?

接續關於大綱的提問,現在要談的也是一個很常見的問題:分場大綱怎麼寫?從大家主要的關心兩個部分來聊聊,一是格式,二是內容。分場大綱的格式首先,分場大綱基本上是沒有標準格式的,主流大多就兩種,一種是如上方的「表格型」,一種是「劇本型」,也就是寫得像劇本,但只有場景劇情描述,沒有對白,或只有關鍵對白。如上面的表格型,改成劇本型大約就是:可以看見,寫的內容是相似的──場次、內外景、地點、時間、劇情內容──只是排列方式不同(此處劇本格式為新式推廣格式)。上面表格型的範例,並不是真正的分場大綱,它看起來是依照電影畫面一格一格寫下來的,比較像分鏡,而不是分場。整個大環境就是這樣,缺乏統一定義,結果就造成很多「明明是分鏡卻自稱是分場」的問題,這和梗概、大綱、長綱、細綱、堂本剛之間定義不明一樣。所以,談分場大綱的內容之前,必須先將每個名詞的定義弄清楚。最要弄清的,是「場次」和「場景」,因為這是歧義最多者。一般我們劇本中標註的S1或場1,指的是「場次」,也就是「時空的順序」。時間、空間一變,場次就變。例如同樣是早上,故事從醫院門口移動急診室內,空間(地點)變了,就是不同的場次。或是同樣是教室,但早上在考試,下午在打掃,時間變了,場次也變。而我們講的「場景」,嚴格說起來是一個「事件」或「情境」,事件或情境變了,場景才變。例如:要是依「場次」來分,可能可以分成六場,救護車內、醫院門口、走廊、急診室、急診室外等待區(手術中)、急診室外等待區(手術後)。但如果以「場景」來分,可能只有一場,或是兩場(送進醫院手術、宣告獲救)。這也是實務工作時,大家對一部電影應該分成幾場常常眾說紛紜,或明明分場大綱只有40場,進了劇本卻變成130場的原因。因為有人用場次來算,有人用場景算,而每個人區分場景和判斷需要多少場次時的意見也不同(如上面的例子,有人就不會寫救護車內和走廊,只需要醫院門口、急診室、等待區(手術中)和等待區(手術後)就能把情境交待完全了)。但以場次計或以場景計,哪個才是對的?答案沒有對錯。但以編劇與導演合作的立場,及分場大綱的主要功能和易懂性,我會比較推薦以場景計的方式。從上面醫院的例子,大家就可以看出,一個送醫獲救的過程,在情節中就是一個明顯的段落,一個場景就可以簡單敘述完,但若要分成六個場次,救護車內大家好焦急、醫院門口大家好緊急、走廊的大家好心急等,重覆性太高,閱讀起來也會感覺沒有重點,不知所云。像最前面《驚魂記》的例子,讀起來是不是覺得很吃力?不知道想表達什麼?因為那不是以場次計,是以分鏡計(後視鏡根本不是一個景啊……只是一個「畫面」),看起來比場次更碎。場景型的分場大綱寫法,可以幫助我們更聚焦在故事上,而不是在瑣碎的鋪排過程中迷路。但這當中還是存在彈性的。我會把場景寫成一個大概念,像瑪莉安從開車、進旅館、按喇叭等,有不斷切換地點和內外景,我就寫一個大略,這段落感覺是在雨中進行,所以寫外景,因為畫面是從車內開始,所以寫車中。而這個景我覺得重點是表現「瑪莉安來到旅館,求助無門的焦急」,而下個景的重點在表現「留下假資料,順利入住」,所以我切成兩場。不同編劇會有不同的切法,這是個人自由,畢竟重點不是「怎麼寫才對」,而是「怎麼寫表達最清楚」。大家要漸漸養成一個習慣,不要總是去想「怎麼做才對」,這樣常常就會綁手綁腳、很怕犯錯。如果可以把焦點放在「怎麼做才更好」、「我這樣安排的原因」,就不怕別人挑毛病。劇本會有一個比較明確的格式,是因為涉及大量人員的溝通合作,如果完全放任自由發揮,會在拍攝過程中產生很多不必要的誤會,並且浪費很多溝通時間。但像大綱、分場大綱這種「階段性任務」,多是事先規劃和私下溝通的工具,格式上就不會有太多硬性的規定,好用最重要。有時,你也不妨問問合作方,他們是否有習慣的工作格式?還是就依你習慣的方式去寫?通常就不需要在「格式」上花太多心力。

拍手學堂 2018/03/30

說故事人必看:該如何創作懸疑故事?

今天的問題,是關於懸疑故事的鋪陳與設計。懸疑故事是現在故事圈的主流,那些令人意外的轉折,常讓我們拍案叫絕,也使許多有志創作的新手躍躍欲試這個類型。但要讓觀眾燒腦,編劇自己得先燒過一遍(其實什麼類型編劇都要燒的)。創作懸疑故事,到底有什麼秘訣,才能寫出驚奇感?又不會在最後使讀者覺得爛梗、乏味呢?說故事的秘訣讓我們破題先說了,構成懸疑故事的真正關鍵在「誤導」。誤導其實是說故事的秘訣,不僅僅適用在懸疑作品內,我常談的故事曲線,本質上也是一個誤導的過程。讓我們破題先說了,構成懸疑故事的真正關鍵在「誤導」。誤導其實是說故事的秘訣,不僅僅適用在懸疑作品內,我常談的故事曲線,本質上也是一個誤導的過程。什麼叫誤導?誤導就是你明知道事實是什麼,但你故意把觀眾的注意力帶開,讓他相信其他的事情才是真的。誤導就是你明知道事實是什麼,但你故意把觀眾的注意力帶開,讓他相信其他的事情才是真的。以柯南這樣的本格推理作品為例,熟練的讀者想必都知道,柯南裡的標準套路是:最無辜的那個必然是兇手。這個是從觀眾的角度得出的結論,而作者要做到這個效果,勢必要安排許多巧合、誤會、人物關係,使不是兇手的人,看起來嫌疑最重。所以,誤導的建立順序是這樣的:一、確定事實是什麼、兇手是誰、實際發生了什麼事。一、確定事實是什麼、兇手是誰、實際發生了什麼事。二、設定多名不是兇手的關係人,並且把線索指向這些人。二、設定多名不是兇手的關係人,並且把線索指向這些人。這些人可能有殺人動機,可能剛巧出現在現場,可能缺乏不在場證明,或是身份可疑(面貌兇惡、有前科、有可疑的行為等)。如果你的謎團重點不是兇手,而是犯罪手法,就把線索指向其他犯罪的可能,明明最關鍵能推測出兇手的不是兇器,卻把焦點放在兇器消失之謎上。三、相反的,設計一些可能,讓兇手看起來最無辜。三、相反的,設計一些可能,讓兇手看起來最無辜。例如擁有不在場證明,有不為人知的殺人動機,或他們的身份特別不會被當成兇手。就像兇手是死者最親近的人,甚至兇手是死者自己(自殺偽裝成他殺),或兇手是偵探本人。四、敘事本身,也可以創造出誤導。四、敘事本身,也可以創造出誤導。我們讓偵探主動去懷疑錯誤的人、給出錯誤結論、著重在錯誤的重點上。五、開始說故事,五、開始說故事,在過程中檢查所有可能出現的邏輯問題,變動所有可以變動的細節,來維持故事的合理性。記得,最重要的是寫出一個出色的作品,而不是堅守最初的設計。記得,最重要的是寫出一個出色的作品,而不是堅守最初的設計。失敗與成功的懸疑故事你會發現,懸疑故事之所以會成立,關鍵在於你不是在說一個故事,而是兩個故事(或更多,看你誤導幾層)。懸疑故事之所以會成立,關鍵在於你不是在說一個故事,而是兩個故事(或更多,看你誤導幾層)。這兩個故事一個是真的,一個是假的,你利用假的故事把觀眾帶進謎團中,再利用真的故事去解謎,驚奇感、翻轉的感覺就會成立。失敗的懸疑故事通常只有一個故事,而作者為了創造懸疑感,使用「不說」的方式,故意在開頭不把故事說清楚,到後半才把事實交待明白。失敗的懸疑故事通常只有一個故事,而作者為了創造懸疑感,使用「不說」的方式,故意在開頭不把故事說清楚,到後半才把事實交待明白。這種手法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前半段為了隱藏,故事就會變得無聊、破碎,觀眾必須耐著性子看到後半,故事才會變得精彩。但如果故事後半本身就精彩,前半段的故弄玄虛又是為了什麼呢?不過是拖時間罷了。成功的懸疑故事,會把真相「藏」在假的故事中,觀眾前半段在享受一個故事,到後來發現原本版本的故事不是真相,在同樣的零件之下,其實可以組裝出另一個版本的故事。成功的懸疑故事,會把真相「藏」在假的故事中,觀眾前半段在享受一個故事,到後來發現原本版本的故事不是真相,在同樣的零件之下,其實可以組裝出另一個版本的故事。夠強大的編劇,會用同樣的零件組出第三個、甚至第四版本的故事,觀眾享受著每個故事,讚嘆編劇的功力。《佈局》便是這樣的故事,他一開頭告訴你一個故事,中間故事的版本一變再變,到最後你會驚覺,連他最開頭告訴你的故事,都不是你以為的樣子。為了不影響大家的觀影樂趣,我就不細拆解《佈局》的結構,但它基本上使用的技巧,有點像我在「如何設計劇本高潮?(上)」中提到的「愛屋及烏法」,他有兩層故事,現在與過去,不斷把焦點放在過去的故事版本,但最後的驚奇卻是現在的故事版本。設計懸疑故事的入門方法有的人會覺得要先把整個故事想清楚,再回頭設計誤導的方式,不符合平常寫故事的習慣。我可以理解,因為大多數人寫故事是因著熱情,這種全局設計後再動筆的模式,會讓人遲遲無法下筆,熱情便有了委屈。退到離角色這麼遠的角度來設計故事,有時也容易因為不夠入戲,安排出的劇情和行為顯得荒腔走板。比較簡易入手的方法是:你就先寫,大膽地去推動故事,然後到故事需要出現下個情節轉折時,問問自己「你最期待什麼事發生?」比較簡易入手的方法是:你就先寫,大膽地去推動故事,然後到故事需要出現下個情節轉折時,問問自己「你最期待什麼事發生?」例如,原本凶器消失,大家都在找凶器上有沒有兇手的線索,結果千辛萬苦找到了凶器(此時讀者最期待的,便是兇器上的線索),上面卻一無所獲,線索就這麼斷了;或是大家都以為某人就躲在某間屋子裡,突圍之後發現是一場空;以為某人知道真相,結果他什麼都不知道;或知道的居然和大家期待的相反;以為某人死了,他還活著。讓最期待的事落空,讓最不可能的事發生。用這種方式,你也可以讓劇情一轉再轉,不斷創造出驚奇感。但當故事走到後段,你已經開始不得不收尾時,你就會面臨很多矛盾和前後邏輯問題。許多知名漫畫家的超長篇作品其實都看得出這樣的痕跡,如《海賊王》,以四皇的實力,你根本無法理解紅髮傑克為何一開始會被區區山賊斷手(就算是為了救魯夫也不合理啊),偉大的航道與新世界、香吉士的身世等,其實有許多瑕疵,但過程非常精彩,我們也不在意。《獵人》富奸算是小心翼翼的維持故事前後的邏輯平衡,但也正因如此,故事不得不越展越開,內容也越來越複雜。所以,先看到全局再設下誤導的方式,和先寫再大膽翻轉的方式,理想上是應該同時使用,相輔相成的。先看到全局再設下誤導的方式,和先寫再大膽翻轉的方式,理想上是應該同時使用,相輔相成的。我本身在設計故事時,便是兩個方向同時進行,設定一些結構,寫一點故事,找到要翻轉的驚奇點,為了這個驚奇點來擴大結構變動設定,這樣來來回回。所以我的創作過程都會有很多版本,每個版本都提供了一些可能性和碎片,直到最終版本的完成。 本文由 東默農的編劇實戰教室 授權轉載文章來源:https://www.domorenovel.com/2018/02/blog-post_8.html

拍手學堂 2018/03/21

「我沒辦法繼續下去⋯⋯」──談創作者的使命與恐懼

一般人是怎麼看待創作者的?你可能會聽過很多複雜感受:「演戲好厲害,我上台就緊張。」、「創作哪裡難?我也會創作。」或「只要漂漂亮亮、熱愛胡思亂想、會用顏色塗塗鴉、哼哼唱唱⋯⋯,有些特異的特質都是適合創作的人呀。」在台灣,一般人很難用對待「一般工作」的眼光去看待創作者,通常都有比較「不一樣」或「不一般」的標準。「社會的期待」,就是初入創作行業首先會遇上的最大障礙。身為一個必須以創作為生的人,卡關可不只因為「沒靈感」那麼簡單。此篇將以馬斯洛(註1)的「需求層次理論」,簡單談談創作者各層面的需求和恐懼。

拍手學堂 2018/03/19

電影發行公司也要參與劇本開發?──談國片發行與電影公關

繼上一篇談到獨立片商的外片發行,這一篇想來聊聊我所認識的「國片發行」。過去,電影發行公司的角色較為單一,主要負責一部電影與映演相關的業務,但在台灣,自2008年的《海角七號》票房大賣至今近十年,國片逐漸發展出在地化的一套模式。不同以往多是電影製作完成後,再尋求合作的發行公司,現今的國片多於拍攝前期製作時,製作公司就已和發行公司密切聯繫。發行方內部不但可以參與一部電影的劇本開發、前製作業準備、拍攝期間的側拍影音素材方向,以及電影後期製作包含音效與特效等,再以行銷角度出發,給予製作方剪接上的建議。這一連串的進程都代表了過去處於電影後端的發行公司,現今的角色不單只是負責發行,更需要深入了解商業市場,並進入電影前端的製作,和製作公司相輔相成,方可拍攝出大眾普遍喜愛的商業電影。此外,台灣有些電影發行公司也會同時負責一部電影的行銷宣傳。從前期的劇本開發到上映宣傳,這樣的合作流程有時可能會延續一至兩年。國片的電影行銷多在拍攝之前就已開始,從電影開拍到殺青期間,舉辦大小不一的公開活動、拍攝期間的新聞稿發佈、電影初剪後的宣傳時程擬定、異業洽談合作、媒體廣告購買,還有上映前根據電影與演員屬性安排合適的節目通告宣傳等。

拍手學堂 2018/03/07

影視產業中的我們,如何在千萬人中找尋彼此?

台灣的影視產業跟其他國內的產業相同,都在找尋人才,就像戀人一樣彼此渴望。但事實上,彼此卻常孤獨地失望。在影視產業中的人,也是曾經念過書的,甚至是本科系的大學、研究所學生。其實,當時我們也充滿對未來的幻想(又或許現在還是有這些夢想),才能持續堅持努力。但當初是怎樣進到這個業界,每個人可能都各有一段精采故事。時代不一樣了,對工作的期待也不同過去,對於「就業」、「就職」的期待,或許就只是糊口飯吃,「找到工作」比「做怎樣的工作」重要許多,比較擔心的是能不能從這個工作中賺到錢、能不能支持自己在社會上獨立生存,這些都比「我適不適合這個工作」或「這個工作有沒有我的發揮空間」重要很多。但隨著時代進步、產業發達、世界經濟的變化,這種隨意找個工作顯得無以為繼。尤其,在現今「薪資扁平化」的經濟實況下,如果同樣都是低薪,那對社會新鮮人來說,一點興趣都沒有的低薪,而且還要累得半死,或是雖然薪水很低,可是我很有興趣,並且我以它為未來描繪藍圖的工作比較起來,相信大家都會選擇後者。而且,前者因為自己對於工作的熱情不高,耐性也低,可能會常更換工作,變得無法累積,顯得浪費時間;相對的,因為自己是投入的、關心的,對於自己的未來路線都有所盤算,而慢慢有方向感。這樣比較起來,現在的年輕人當然應該在求學時期,就儘快找到自己的性向及人生方向,在大家尚未啟航人生大冒險前,就確立自己的目標,航向偉大的航道呀!這樣不是既簡單又清楚明瞭?這個道理在比較進步的國家都是如此。所以,高度工業化國家的高中生,其實都處於選擇自己的未來的關頭上,而不是等到大學。大學已經是高級知識分子,你已經是在為自己的未來奠下知識基礎,在之前的高中生活,就必須尋找自己的興趣或未來想要走的路。說起來,我覺得在台灣,大多數大學畢業之前的學生,似乎總是家庭在幫忙選擇道路。被奴久了,就真的養成奴性了。到現在還是很多人唸到研究所還依舊茫然,這在台灣都已經是常態。另一方面,產業界也有它的困境。產業界的專業程度不夠,無法形成國際競爭力。加上資本家對這個產業的剝削、怠惰、不尊重,粗製濫造已經成為常態。大部分的資方,比如說電影公司或電視台,公司內部對於專業程度的要求,常常遠比不上人際關係的遠近,這讓進入這個行業的門檻變得很高。然而,即使進入業界,又往往是令人失望的局面:比其他產業低的薪資、比其他產業長的工時,沒有正常的勞資關係等。這些產業中的狀態,會造成如果一個可以念醫學院、法律系或電機工程的頂尖人才,會懷疑為什麼要選擇幫你發想、撰寫腳本,甚至到現場熬夜拍攝?相對之下,如果是在醫學院乖乖念完,最終變成人人尊敬、收入豐厚的著名醫師,為何我要去拍片,在外面餐風露宿,而且努力的成果可能還有時無法發表?一點成就感都沒有。不過,幸好已經21世紀了。前輩與新進人員該有的心態經濟形式是一種互動的結果。在現今的情勢之下,如果我們硬要把勞方、資方拉成對立,也是情有可原;但是經濟形式的結果,無論如何都絕對是勞方、資方合力促成的。所以,當我們一直在檢討資方的同時,我們勞方什麼事情都是對的嗎?其實也應該對此保留。要進入業界任何一個產業都好,那是個人志向,都是良善的。但是你適不適合?其實,每個在學的學生,都應該關心自己的擅長或興趣,才有可能知道自己是哪方面的性向,進而衍生出適不適合那份工作的理性思考。空想,是絕對沒有辦法在社會中立足的。影視行業當然也是如此。接下來,因為你的興趣、擅長所塑成的性向,再加上能夠接受不斷訓練、挑戰的耐心跟恆心,能夠讓你在業界中不斷學習、累積的創意,並且勇於表現,那影視行業絕對歡迎你。業界要求你對於規格、機器、表格、時間等的硬性、技能性的表現,若能在學校累積專業知識,固然很好;但是能不能在這些基礎上持續進步,並且提升到國際水準,絕對是你在這產業中的未來。如果沒有未來,你為什麼要進到這產業?如果沒有你那份初心,你進到這產業做什麼?前輩們(當然包含過去被欺壓過的後來變成「老闆」的人)也應該要學著接受外來新意見,也應該對後進們在職業道德、倫理方面做出良好示範。為自己的部屬爭取該有的利潤及福利,並且可以義無反顧地挑起所有責任。因為,你有相對的權力跟要求。因為是前輩,你已經少做了很多讓身體疲累的事情了;但是遇見沒有規矩、制度的,就不辭辛勞地建立規矩跟制度,希望並要求大家遵守。業界都希望找到有能力、積極又有創意,而且每個部門都會操作的人才,可是你有資格聘請這樣的人嗎?你自己什麼都不會,窮到只剩下錢,然後貪汙、舞弊,現在反過來希望自己的部屬、員工乾乾淨淨地潔身自愛在公司裡成長,為自己服務?這是準備要欺負人的吧?我們既然在業界裡邊,就應該有想法來讓這個業界更正常、更有規矩、更有傳統。我們本來就是文化產業,怎會斯文掃地?我們也是少數幾個早就國際化的產業,便該時時想著怎樣讓全世界的人看到,而不是只有我們自己看到滿意而已,要更有國際觀、更能與世界交流。在全球化的經濟環境中,能夠有自己的文化、表現傳統特色,才真是具有競爭力的呀。[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VEMTxg_LrU?rel=0&w=560&h=315]我鼓勵年輕人繼續投入這個行業,但是不要帶有幻想。很多發生在這行業中的事情,看起來很輕鬆,其實都是經過長年的累積,才能展現出來的。我也鼓勵前輩繼續開創,但是千萬不要在私利上面上打轉。你賺得已經夠多了,現在該想的是文化傳承、藝術開創、職業道德、倫理重整、建立行業秩序。起碼,不要讓人家提到你的名字,就覺得是負面名詞吧?不像20世紀,這行業中的一切都被某些特殊利益團體所壟斷,造成專業度不夠,只問政治成分如何的環境,如今應該都已經不復存在。我們在21世紀,可以透過一些更公開的平台,勞、資雙方互相評鑑,並且互相溝通、了解;沒有誰在上位,因為資方、產業都需要新血;沒有誰在下位,怠惰固然不可取,但是長期的剝削,誰都不會獲利。很難,對吧?我從來沒說談戀愛很簡單。祝福你們趕快找到對方。文:楊一峯 / 圖片:網路

拍手學堂 2018/02/27

試鏡班第一期課後筆記|以貌取人之重要性!?

平面資料:與選角的首次接觸當我們拿到試鏡機會後,要在一定的時間裡,讓casting們看到你有多面的可能性、有足夠被調整的彈性,而這些影像都會忠實地被紀錄下來;但大家試著回想看看,要得到試鏡機會,你需要什麼?答案是你要有一份舒服的、吸引人的平面資料!以貌取人,對我們而言,真的很重要;資料裡是否重點條列?在你的作品陳列裡,是否能看到不同的你(妳)?平面照片是否能抓住選角的目光?如果這些都有注意並好好表現,相信,就會有很大的機會發你來試鏡某某角色!而當演員有機會參與試鏡,基本上就代表著,你所提供的資料已有符合該次角色的條件。

拍手學堂 2018/01/29

韓片正夯,我們究竟是如何看到外片的──談電影發行公司的任務

這幾年,每當遇到自我介紹的場合,大多數人的反應一定是:「電影發行工作是在做什麼?」相較於電影製作流程,大眾對於「電影發行」的進程似乎較陌生,就連相關科系出身的我,也是在入行後才有機會漸漸熟悉。簡單來說,在台灣的電影發行公司主要分為兩類,一是從製作到發行一條線,如迪士尼、福斯、華納兄弟等各大美商;另一種就是規模中小型的專業發行公司,如華映、威視、傳影等獨立片商。以我自己所在的獨立片商為主,今天想先來談談關於「外片發行」,除去那些由各大美商製作的電影,其他美國、歐洲、日韓等片,究竟是如何讓台灣觀眾看見的呢?一切就從購買開始。一般的獨立片商會到國外參加各大影展與電影市場展,做過許多功課後,由多家公司出價競標,決定買家後買下電影發行版權,之後便開始執行一連串的行銷策略。配合國外的上映檔期,獨立片商會訂定出最適合的上映日期,這其中的學問不小,包含要評估適合該電影的節慶、同檔期的競爭對手、電影的主要觀眾群等,在在都會影響電影上映後的廳數多寡。一旦確定了上映檔期,行銷團隊才有辦法進行接下來的電影宣傳。

拍手學堂 2018/01/26

越來越快的網速;越來越短的表演──行動裝置出現對表演的影響

在人們圍坐於村裡長者或勇士邊聽故事的時代,一個又一個表演場域在「說」與「聽」間悄悄形成。我們聽著故事,而「故事」將我們包覆起來:幽默的故事讓我們捧腹大笑、難過的故事讓我們心酸含淚、寓言故事叫我們警惕行為⋯⋯,我們的心情被故事撩動挑逗,這種觀演關係就是某種故事的源頭。各種藝術表現如劇場、慢才、相聲、戲曲、長篇小說、短篇笑話、雜技、歌舞伎等,都是經過漫長時間的發展及格式化,才漸漸轉變成現在琳瑯滿目的「表演」,並在有人類的地方錯落展開,凝結各種獨特又完整的文化。然而,隨著時代演進,電視誕生、電影發展到如今行動裝置的普及,「表演」也有了體質上的轉變。

拍手學堂 2018/01/26

關於版權、編劇費及其間的愛恨情愁

前陣子發生了知名編劇陳世杰在臉書上發出對編劇費用的抱怨。這其中涉及了出資公司、製作公司及創作者,身為業界的工作人員,我們有必要來看看這種困境到底是如何產生。但首先,我們可能要先了解一些定義,免得大家有別的誤會,或因為誤會產生更多錯誤的理解和作法。版權 V.S. 著作權?首先,關於「版權」一詞,其實是俗用、通用,在法律上正式的稱呼是「著作權」,而保護這種智慧財產的各種法律條款,稱為「著作權法」。而無論是「著作權」還是「版權」,英文都是「copyright」。所以,「版權」就是「著作權」,我們在正式的場合上,都應該正確地稱呼「著作權」來取代「版權」。特別在如今的「著作權法」(其實執法單位經濟部智慧財產局1999年才成立,而要執行的法律則是在2001年才於台灣公布)中,有「出版權」(位階次於「著作權」)這樣的說法,所以為了避免混淆,在我們自以為稱呼是「版權」的地方,最好還是都修正為、堅持稱為「著作權」。

拍手學堂 2018/01/20

試鏡班第一期課堂筆記|台詞,真的沒那麼重要

在試鏡班第一期的課堂上,觀察到一些有趣現象,其中,最基本卻也最重要的,便是對「背台詞」的態度與方式。受限於台詞而失去交流很多同學回家背熟台詞後,卻因過於在意台詞而緊張、擔心自己下一句要說什麼,導致沒有專心聽對手(或對詞者)說話;或過度在意標點符號,標點符號是為了方便閱讀,那不全是角色或一般人會說出來的話啊!

拍手學堂 2018/01/20

試鏡大小事|把試鏡當作一場個人秀來享受

試鏡,是演員爭取機會的第一步。光是試鏡,就分成各種不同方式;廣告、電影、電視劇、偶像劇等,每種戲劇類型的試鏡、每個導演和選角的試鏡方式也都不同,在這樣複雜的試鏡過程中,到底該注意哪些事呢?首先,很重要也很基本的一件事──自然展現你是誰。不管是自我介紹、拍照、試戲、聊天、談論劇本的想法等,過程中,可能會有人與你對戲、可能導演會找你聊聊天、可能是對著鏡頭自己空演,但你必須知道,大部分要看的都是「你」的本質和特質適不適合這個角色,無關你好不好,演技如何也不是太大的問題,切記,自然地活在當下就行了。

拍手學堂 2018/01/16

林心如被中國下架的新戲《我的男孩》,應不應該拿台灣政府兩千萬補助?

如果你要來這裡看統、獨辯論或論證,你可以離開了。因為我們要談的是:林心如被下架的新戲《我的男孩》,應不應該拿兩千萬?又或者更聚焦一點,我們要思考的是,到底該給怎樣的電視劇或電影兩千萬的補助?前陣子還有另外一部連續劇《最好的選擇》,也拿到了國防部的資金拍攝。

拍手學堂 2017/11/09

如何面對等待的時間?論演員存活術

每當「拍手快答」問當演員最辛苦的三件事,十位會有八位的答案是「等待」。是啊,當演員的,常常在等。等什麼?接到工作時,等著趕快拿到劇本,讓自己能早點準備;拍攝時,早早來到拍片現場,等化妝、等set景、等調光、等換場;試鏡時,看著前面長長的名單,等著小房間走出來的工作人員唸自己的名字;試鏡後,等電話響,或是那封讓人跳起來(或心碎)的通知。有時甚至還等不到通知,看到播出了才知道自己原來落選;然而,更多時候,我們在等下一個不知道在哪裡的機會,甚至跟單戀一樣,我們懷疑到底還需不需要等下去。

拍手學堂 2017/10/27

角色功課實踐班第二期課後筆記│你本來就獨一無二

演員所擁有的一切,皆源於自己角色就是個人物,一個獨特的靈魂,是這堂課開始與結束我都不斷提到的關鍵。帶領學員工作角色的過程中,不經意地,總是能觸碰到他們自身都意想不到的樣貌,大多時候的驚訝,已經不是「原來我可以這樣演!」而是「原來我有這層面向!」我是不喜歡給答案、只丟問題的老師,因為所謂的「答案」,容易讓表演落於對或錯的陷阱中,能反思到自身、讓心裡有感受、學員自己探索到的,是早就在那兒、本來就有的寶物。這一個月的訓練,像是打開更大的眼睛,將美與動人的素材,好好整理一番。

拍手學堂 2017/10/21

進不了角色的那道牆,是演員自己營造出來的

學會面對陌生的觀看,學會相信自己將旁聽設計在課程中,除了讓所有參與者有所收獲,有個基本訓練目的,就是讓學員「面對陌生的觀看」,因為這才是表演者實際上場時會有的狀況和感受。有趣的是,這時候學員所表現的狀態,就是他最常有的表演狀態。我相信當下學員的反應,也是實際在工作中會呈現的樣子。在「角色功課實踐班第二期」第二次旁聽課的一個練習中,明顯地感受到,幾個學員會有一種「扮演感」,而這份扮演感並不屬於角色,像是一層薄膜,覆蓋在演員身上。他們可能會以緊張、不安等一言以蔽之這種狀況,但我想以另一種角度切入:「不相信自己」。時常我們準備一個角色,未必有充足的時間,再加上我的觀念中,角色的準備是沒有底線的,假設狀況嚴苛一些,好比試鏡時,演員當下才拿到文本,亦或是現場改本,此刻雖會考驗演員的消化能力,但Action後所擁有的,就是一切了,儘管再怎麼擔心和不安,也不會更多或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