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手傳媒
拍手學堂
2018/05/05

看漫威好俗,看得懂「藝術」電影就是比較會看電影?

很多人在高談闊論所謂的「藝術」電影。彷彿在多數人看不懂的影像中,找出一些理解的邏輯,有那麼點高人一等的驕傲。但所謂的「藝術」電影,真的需要被這樣解讀嗎?還是回到最基礎的原點上來提出疑問:難道大眾看不懂的電影,就該被稱為「藝術」電影?很有趣的是,我們要解讀這樣一個類似名詞,必須從「類型」電影開始。

什麼是「類型」電影?

顯然相對於「藝術」電影,「類型」電影就好理解多了:戰爭片、科幻片,到文藝愛情片、戲劇片(Drama);或是舊一點的歌舞片、西部片,及大部分人都可以接受的動作片、奇幻片等,還有沒提到的驚悚片、恐怖片、社會寫實片、犯罪片等,這些名稱其實就是「類型」的各種名稱。而每種類型都有其固定的場景、道具、服裝、劇情等設定,所以才被歸為這些「類型」之中。

這樣的定義除了方便電影觀眾來選擇電影,其實,更大的功能是方便電影公司、製片公司來製作電影。

當然,處於21世紀,很多類型已經不單純是「單一」的,而是各種類型混雜於一部片中,這是觀眾需求的進化,也是製作公司的一大挑戰:如何在多元素中取得平衡?如何知道未完成的電影,可以憑著哪種元素來吸引到觀眾,進而獲得票房勝利?劇情的走向該是如何?我們又該選擇怎樣的卡司,來加強吸引觀眾?從這些考量來看,我們就知道「類型」是形成電影工業流水線生產的重要憑據。現在的電影人,在不同的位置上,出發點常常都是「我們要/在拍哪種類型的電影?」

所以,從正常人的生活經驗來觀察,就會知道多數大眾都是透過「類型」來接觸「電影」。電影類型的死亡、消失或再復出,都有其經濟原因,甚至有更大背景的社會、政治因素。比如說歌舞片曾經是好萊塢電影或其他國家都在拍攝的電影類型,但因電視的出現,大眾經濟條件提升,在電視上看得到免費的歌唱節目(附舞蹈),售票的歌舞片就變得乏人問津,電影公司就漸漸不拍這種類型片,歌舞片就淡出了歷史。不是說從此都不拍,但很少變成獲利的大宗,自然而然,這個類型就凋敝了。

這種例子還像默片,等到錄音技術提昇,默片就逐漸消失;彩色沖印技術的發明與發展,黑白片就淡出歷史舞台。技術的提升,加上經濟條件優渥,及社會大眾的接受程度,類型就逐漸一再汰新。

現在好萊塢凋敝的類型之一—文藝愛情片

  

電影工業如此發展,相對的,觀眾的感官需求也逐漸提昇。換成這個時代的社會現象來描述的話,就是已經看習慣漫威超人電影(動作片與奇幻片的混種)的人,要去看小津安二郎的《秋刀魚之味》,就會有違和感。並不是《秋刀魚之味》比較高尚,也不是《鋼鐵人》比較糟糕,而是一種與時俱進的感官及心靈感受,也是宏觀的人類社會進化的一種表現。其實,小津安二郎的《秋刀魚之味》當年也是票房賣座電影呀!

獨立製作片還是漫威?只是對電影的期待不同

同樣的道理,當在今日,全世界看得到最多的片子,多是來自能進行全球行銷的美國時,若能看到不同於以「類型」大量製造出來的好萊塢電影,例如相對來說工業化程度沒那麼高,或甚至是法國、義大利、德國、印度電影時,那種「異樣感」又會浮現,這一部分就是因為觀眾已經嚐過劑量非常高的美國電影之後,不太能接受非「類型」、非「量化」製造出來的其他電影。

這時候,我必須強調:其實正是這樣,為了開拓自己的感官經驗,我們是不是應該去看看其他非「類型」電影了呢?

即便是美國電影,也分東岸跟西岸。儘管很多類型電影在紐約市拍攝,但其製片公司都是在西岸的好萊塢;弔詭的是,其實紐約自己本身也有一種電影,就是所謂的「東岸電影」,旗手就是著名的伍迪艾倫。你看了那麼多的美國好萊塢電影,有試著去看伍迪艾倫的作品嗎?

伍迪艾倫所執導:《藍色茉莉》

  

我們更要挑戰:當你已經有點厭倦一陳不變的「類型」電影,甚至在進場十分鐘後,就已經掌握了電影的走向,接下來就是被電腦特效跟爆炸轟炸,然後迎接早已經預知的結局,難道不覺得有點厭倦?

同樣一個題材,量化製作的美國類型電影,跟法國電影人拍攝出來的結果,絕對迥然相異,更不要說強盛的印度電影工業,也會呈現不同的效果。如果跟視覺、感官經驗不同的電影出現在面前,你就稱為「藝術電影」的話,那好吧,這些不同於類型電影的產製及其結果,可能會為你帶來新的獲得與感受,那你要不要試著接受?

其實,觀看所謂的「藝術電影」,必須要經過訓練,而訓練的基礎就是大量的、不分類型的商業電影閱讀,劑量甚至要大到觀眾本身已經厭倦,而對於「電影」產生不同的期待。

所以,沒有看「藝術電影」比較厲害,也沒有看商業「類型」電影比較膚淺的比較,我們只是透過「看電影」這條路徑,探索自己的心靈及精神狀態的同路人而已。


文:楊一峯 / 圖片&影片:網路

以上言論不代表拍手CLAPPIN立場


#藝術電影#電影#類型片#拍手碎念日記#楊一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