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決定要當演員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自己正要走進的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大多數人的第一個最簡單、最直觀的想法,或許是:當演員就是在大學主修表演,跟著業界有經驗的表演老師上課打基礎,然後開始試鏡爭取角色。
但當你真正踏入職場,會很快發現——這條路,比你想像的更複雜。演員的工作,絕不只是演戲,它同時是一場長期的、持續不斷的挑戰。
當初決定要當演員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自己正要走進的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大多數人的第一個最簡單、最直觀的想法,或許是:當演員就是在大學主修表演,跟著業界有經驗的表演老師上課打基礎,然後開始試鏡爭取角色。
但當你真正踏入職場,會很快發現——這條路,比你想像的更複雜。演員的工作,絕不只是演戲,它同時是一場長期的、持續不斷的挑戰。
建立表演基礎是必須的,但這只是開始。當你走進專業世界,就會發現表演有許多不同類型:戲劇、喜劇、電影、電視、舞台劇、配音。
而每一種類型,都有自己的細節與難度。你需要的不只是技術,而是對不同表演語言的敏感度與適應力。
現代演員的第一場試鏡,幾乎一定是自錄試鏡(self tape)。
要在這個環節脫穎而出,你需要的不僅是演技,還要能製作出乾淨、專業的影片——這意味著你需要合適的設備(手機、燈光、背景布),還要熟悉業界常用格式。
這些技巧其實能透過工作坊或上YT自學獲得,但前提是:你願意投資時間與心力,讓「試鏡」本身也成為你的專業之一。
能收到複試邀請代表你已經吸引了注意,但這只是另一場挑戰的開始。
在複試中,導演往往會要求你提供不同版本的表演,以測試你的範圍與彈性。拍攝現場經常會有臨時調整,因此你的臨場應變力會直接影響錄取機會。
有些製片人、導演說,他們喜歡能為角色提供多種不同詮釋的演員。相反,如果演員只能用單一方式詮釋角色,他們就會覺得與之合作困難。剛結束的2025台北電影節,大使講堂,演員們也分享當演員需要用心生活。日常的生活經驗,都是角色可能會面對的心靈感受。
剛起步的演員,幾乎都會面臨等待:等待回覆、等待角色、等待下一個機會。
在這個過程中,你可能失望過、錯失過角色、還在努力爭取經紀人的注意;你的履歷會從小角色慢慢累積到大角色,有些合作甚至要幾年後才看得到成果。
演員的職業不是短跑,而是一場長跑,需要足夠的耐心。
演員不是只在戲裡演角色,在戲外,你同樣經營著自己的「事業」。
你需要一個支援團隊:經紀人、經理人、會計師、攝影師,甚至是能夠一起腦力激盪的創作夥伴。你的「拍手履歷」或其他選角平台的個人資料,也都是這份事業的一部分——它們需要隨時更新,維持專業形象。
別忘了財務規劃:課程、拍照、平台費用、自錄試鏡設備,這些都是必要開銷。同時,也要留一筆預算應付臨時支出。
形象照拍攝推薦:對演員來說,一組專業形象照就是你的名片。好的照片不只是漂亮,而是能準確傳達你的特質、氣質和角色範圍,讓選角導演在幾秒鐘內對你產生興趣。
我推薦漠視MOSE的演員拍攝計劃(連結在這裡)。作品乾淨、專業,對光線和表情的掌握很細膩,能捕捉演員最自然的狀態,非常適合用於試鏡平台。這個拍攝計劃到2025已經是第六年了,目前也交由Mose的同事 Carice負責。
演員這條路很容易動搖自信,因此保持心理韌性跟專業能力同等重要。你需要知道低潮時能找誰傾訴,也需要有能讓自己重新充電的方式——可能是一本書、一個 Podcast、一群能互相打氣的朋友。
除了在表演技巧上建立口碑,你還需要與互動的人建立專業聲譽。選角導演、製片人、導演、經紀人和其他演員都會注意你怎麼表現自己。
你希望被認為是好相處、可靠、容易合作的人,能夠接受指導、準時到場、事前準備充分,並帶著積極態度進入片場或試鏡現場。
在這個圈子裡消息傳得很快,一次不好的互動可能會影響未來的機會,就像一次好的互動能為你打開大門一樣。你的才華能讓你進入這個房間,但能不能被再次邀請回來,往往取決於你的聲譽。建立穩固的人脈並持續展現專業,與演技本身同樣重要。
開始演員生涯不只是背台詞和表演。這條路包含精通表演、熟悉試鏡流程、建立專業聲譽,同時管理自己的事業。
演員的成功不僅來自技巧,還來自在每一步中用心且專業地應對這個行業。這條路需要耐心、韌性和靈活性,不論在舞台上還是舞台下。
快速回顧在這個複雜行業中茁壯的關鍵步驟:
美國楊百翰大學劇場與媒體藝術學系碩士畢業、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劇本創作組畢,曾任美國 Stars Talent Studio New Face Director 新人指導,提供演藝工作者商業思維、履歷健檢等課程培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