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手傳媒
北影
2019/07/08

北影│不只是窗口!藉跨領域經驗,重新定義當代經紀人的存在價值

過去資訊較封閉,藝人需仰賴經紀人四處奔波、聯繫,促成各種機會;如今網路時代來臨,任何人都能透過社群管道發聲,甚至,傳一則私訊就可以取得聯繫,這也意味著經紀人最原始的功能——「窗口」逐漸式微。

本屆台北電影節邀請王牌經紀人暨監製柴智屏、閻柔怡、監製《十七歲的天空》、《宅變》等多部作品的資深製作人葉育萍與資深媒體人王雅蘭進行對談,從製作端的角度出發,反思經紀人的存在價值。拍手Clappin在此整理成重點筆記,讓我們從不同方向看看影視產業。

換位思考,了解演員、製作方彼此的需要

林志玲前經紀人閻柔怡表示,過去最常面臨的難題是「在眾多劇本中,究竟哪些才適合自家藝人發揮?」作為藝人工作的把關者,她不斷思考「如何化被動為主動」,因而跨入監製領域。當角色轉換,她才了解到經紀人該怎麼配合、製作方需要什麼樣的藝人、什麼樣的合作對雙方來說才是好的。

藝人有個特質,當面看跟螢幕裡看是兩回事。」閻柔怡表示,自己有個習慣,那就是在用人時,堅持在螢幕前看,確認對方上相。柴智屏則選擇相信緣份,她認為,藝人也是人,是人就會有缺點,若是過於雞蛋裡挑骨頭,只會讓人越來越沒自信;因此,柴智屏選擇讓旗下藝人自由發展,從旁觀察他們的優缺點,並試圖將其放大,要不讓優點大到瑕不掩瑜,要不讓缺點成為一種專屬特色。

葉育萍提到,正因曾是製作方多年,在判斷是否要讓自家藝人接一部作品時,會有更多掙扎。以監製的立場,需考慮到電影公司的財力結構,導演、發行人選等,了解電影全面的概況;但以經紀人來說,需要考慮更多的是演員在戲裡是否有足夠的發揮空間;或許,劇本並不是特別出色,卻很貼近演員形象,能讓演員被注意到,這時就得仰賴經紀人從中找到平衡,和演員反覆溝通與確認。

如何拿捏「自由」的權利界線?發生公關危機時,如何應對?

通常危機發生時,就是考驗經紀人與藝人互信的重要時刻。

面對最近演藝圈諸多感情緋聞,閻柔怡提到,平時經紀人便要多加留意,一有新聞事件發生時,要將每個案例當教科書,而不是危機發生在自家藝人時,才開始慌亂地想對策。

柴智屏也點出,危機既然已經發生,就要想辦法讓自己從中獲得教訓,未來以更嚴謹的態度行事。她以自己為例,若一名小鮮肉坐在自己隔壁,結果因為借位,被拍到疑似摸對方臉頰的畫面,就此背負鹹豬手的惡名,該怎麼辦?生氣是必然,但也讓她學到,未來不要單獨一人參加聚會、盡量不要坐在男演員旁邊,降低任何可能被誤會的風險,別人想誣陷你也不成。

「形象」與「行為」差在哪?人設到底重不重要?

聊到公關危機的議題時,柴智屏突破盲點,點出很多藝人會誤解「形象」與「行為」是分開的,譬如說,許多藝人認為「抽菸」這個個人行為純屬消遣,和他在螢光幕前的形象無關,「抽不抽菸」和「會不會演戲」是兩回事,但他們忽略了觀眾對藝人會有所期待,這不僅是在作品上,也包含演員本身的私生活。一旦出事,過往每個行為都會被拿出來放大檢視,每個被大眾定義為「負面」的舉動,都會變成負面觀感成立的「證據」。

對此,葉育萍特別補充,許多公司會為藝人量身打造個人形象,也就是所謂的「人物設定」,但這件事具有潛在風險,一旦藝人稍有改變而偏離原本的設定,將會導致人設崩壞,觀眾也會很快對藝人失去信心。

因此,不能憑空捏造。經紀人需要在觀眾可接受的範圍內,適當地隱惡揚善。柴智屏認為,未來經紀人的主要任務,應該是要能幫藝人開創適合他的「角色格局」,並協助經營符合藝人的人設形象,才有機會化被動為主動,打造新局面

知名導演作品裡的跑龍套角色,接不接?

經紀人如何為藝人挑選角色,一向是門學問。葉育萍曾做過監製,了解哪些部分可能在剪接時會被犧牲,對她來說,即便導演、劇本再好,都需再三考量,避免演員付出心力,最後徒勞無功。

然而,這往往是演員無法理解之處。對演員來說,有機會和知名導演合作,當然要把握,即便最後沒有鏡頭,或許過程中多少能學到東西。因此,在溝通協調上,經紀人在顧及演員的權利時,也必須在意演員的心情,避免只是一廂情願地認為「我是為你好」。

閻柔怡則提出另一個觀點:對剛入行的新演員來說,最需要的是機會,有了一定的作品與曝光量,才可能往後談角色類型。但,這並非代表每個機會都要緊抓不放,要懂得堅持自己的底線,經紀人在此時就得扮演好「把關者」的角色,評估哪些機會能幫助藝人累積實力,而不是過於迷信導演名號。因為,唯有好作品,才能支持藝人在影視圈中長遠地走下去。

整理:黃羽萍

編輯:薰鮭魚

圖片:台北電影節


#經紀人#葉育萍#閻柔怡#台北電影節#拍手Clappin#柴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