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手傳媒
拍手學堂
2017/07/31

導演碎念日記:「撤退」變成「轉進」── 不一樣的戰爭片類型《敦克爾克大行動》

其實以前聽到「轉進」的時候,都知道是「撤退」的意思。既然是「撤退」,那就表示是輸了,沒有成功,所以很容易訕笑地認為,「到底是誰想出這麼好聽的詞?」某種程度上,也認為這是一種阿Q(不知道這是什麼的,可以去看看魯迅的那本小書『阿Q正傳』,你會有很多有趣的發現)的表現。

在眾多的戰爭記錄中,小說、紀錄片、電影…也常常出現「轉進」的中文翻譯。其實就算是中文,這本身也是一個中立的名詞,但卻常常用在媒體中立場主要的一方,好人的一方,所以顯得有點讚美了。不過英文始終是retreat就是了。

也就在這些過去的「戰爭」片段中,敦克爾克常常淹沒在眾多撤退戰役中。可是它偏偏是那麼的不同。尤其在那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初期。

它有多特別?我們首先換成21世紀的眼光,來看那時候英、法聯軍面對的納粹德國是怎樣的國家:國家體制上面,納粹德國雖然是專制獨裁集權,但是在威瑪共和(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被列強廢除帝制,轉型成為共和國,並在威瑪制定共和國憲法)時期,中產階級大量增加,經濟逐漸復興,又逐漸恢復成為歐洲大陸的重要經濟成長國家,納粹承繼了即將經濟復甦的果實,同時又大量地推動國家參與的計劃經濟;軍服是Boss設計的,好看得不得了;著名的虎式戰車是保時捷引擎;空中的戰鬥機、轟炸機是BMW建造的;全民皆兵,強調菁英,誇口「第三帝國」,同樣主張「犯我XX者,雖遠必誅」(這裡的『XX』應該是德語區)。東普魯士飛地、捷克、奧地利、瑞士…凡是講德語的,具有雅利安血統的,通通突然驕傲起來,瞧不起其他民族,甚至公開宣稱「劣等民族」是誰,雖然不曉得為什麼。不過也很有可能是因為電影、報紙、書籍的納粹宣傳。

一直主張自由、民主的陣營,老牌如英國、法國,新興國家如美國,都視這樣的國家如洪水猛獸。雖然英、法在歐洲大陸上早有駐軍,又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的關係,所以對德國採取防範措施,甚至報復性的割地、賠款,藉以削弱戰後的德國,但是不可否認的,德國確實是壯大了起來,是崛起了。而且這新興的強權,完全不講禮貌,也完全不理會國際政治仲裁原則,理由是「因為大家都欺負我、瞧不起我們,我們現在要恢復帝國的光榮」。只是這樣,不要說遠在英倫三島的人民,其實歐洲大陸上的各個國家都非常畏懼這樣充滿「復仇意識」的國家。

所以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拍攝的《敦克爾克大行動》是這樣的背景。

裡邊的英、法聯軍對於納粹德軍的恐懼,是正常的、寫實的。面對一個窮兵黷武的政權、國家,派出來的軍隊以剽悍、殘忍著名,大多數不過是因為義務役必須要當充員兵的民主國家陣營的小兵,誰不害怕?

導演用不同時間軸的剪接方式,立體地呈現了海、陸、空三方的狀態。完整而不繁瑣。影片仍然維持了過去諾蘭「盡量不用特效」的堅持,用寫實的攝影風格,重現那個急迫的每個瞬間。片中沒有出現任何納粹德國軍人,但是觀眾卻可以感受到那種窒息感。其實這也算是寫實主義的一部分,在現代戰爭中,你幾乎是無法看到任何敵軍。這個陰謀是,可能當你能夠跟敵軍面對面時,你應該會發現對手也跟你同樣的恐懼、害怕,也同樣地跟你有女友、親人;那同樣的可憐人會互相屠殺嗎?這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壕溝戰時就發生了局部、非官方的停戰的原因。所以武器越射越遠,我們對敵人的意象也就越模糊,我們也越有可能因為無涉而越殘忍。

史實上是,敦克爾克成功地撤退了三十多萬英、法聯軍,成功地保留了戰力。與原先只有可能三萬多跨過英倫海峽的存活率,這不啻是個奇蹟。同時也因為這個「撤退」,所以英、法聯軍才真的可以「轉進」,先從北非戰場上打敗納粹名將「沙漠之狐」隆美爾,最終獲得歐洲戰場的決定性勝利。但這些似乎都是數字上的、歷史課本上的。正如我們不了解戰爭的殘酷一樣的,只覺得就是個我們接觸不到的奇蹟。

但這部影片真的立體地呈現每個軍人在戰場中如何求生存,還有在關鍵時刻你必須做出犧牲自己的英勇決斷成為解救眾人的真英雄,把這樣的奇蹟幻化成影像,真實地呈現在觀眾面前。你會為英國平民為了解救自己國家的部隊,樂意奉命到敦克爾克救人(其實真的是陌生人)不回家而落淚;你會為只有少數僚機掩護的飛行員喝采;你會為小兵為了求生存,不斷地顛沛流離在個部隊而不捨。

這就是戰爭。它是一部真正講戰爭的戰爭片。從一個國民的角度。而不是軍官、將軍、領導人的。它講的是生存,而不是殺戮。

只要是戰爭片,到最後都應該是反戰的。因為,每個人都是活生生的人。


#戰爭片#敦克爾克大行動#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諾蘭#導演#導演碎念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