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產業最缺乏勇氣,慣用「安全牌」阻礙人才流動
沒有散打,巫建和就不會被導演許肇任挑中出演《牽紙鷂的手》而步上演員之路。16歲出道至今不過8年,巫建和已經拿過2座金鐘獎,戲約不斷。身為一個經歷很不年輕的年輕演員,他怎麼看影視產業?覺得這環境缺少什麼?
思考半晌,巫建和靈光乍現般又有點羞澀地說:「缺乏『勇氣』」。
他提起風光提名本屆金鐘獎9個獎項的植劇場《戀愛沙塵暴》,讚賞裡頭許多新演員的表現,但他擔憂,能養育這批新人的戲不多。
「很少人會找新人演員,會有人做這件事,但是少數。就像很多人看我演問題學生、邊緣角色,就會很大量找我演;看到我演憂鬱被霸凌的角色,也開始很大量找我繼續被霸凌,因為他們覺得安全、一定沒問題,總要先看過才安心。大家很不敢嘗試,沒有真正去認識演員。」
巫建和認為,以前的偶像劇、電視劇,觀眾會因喜歡、認同角色而去注意到演員,進而讓演員有機會變成大眾喜愛的明星,但近年少有這種情況,多是直接找明星出演,有實力、潛力的新演員或其他好演員能獲得的機會並不多,別說是讓新演員嘗試不同類型的角色,根本是中樂透般的幸運才會發生。
當慣用安全牌變成影視產業的常規,巫建和搖頭:「這是非常阻礙環境前進的,你怎麼可以輕易地說別人不適合?不做做看怎麼知道?會演為什麼不找?為什麼非要用安全牌?」拋出一連串問句,他露出少有的情緒起伏,即使自認幸運演到多類型的角色,仍希望這個狀況有所改變。
巫建和覺得,理想的選角制度是真正去跟演員打交道,跟導演或選角當面聊聊,知道演員有哪些特質,挖掘出搞不好連演員自己都沒察覺的潛力,而不是走到這步田地:觀眾看膩,演員變不出新把戲,新演員永遠在等。
他真心盼望,能有多點敢做常規以外的事的人出現,包括觀眾的大家都能找回一些勇氣,不要輕易定位演員,開放心胸去接觸演員不同的面貌;演員也別屈於框架,勇敢去挑戰新角色,大家回歸自身,一起讓影視生態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