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對角色產生同情,我就知道「可以了」
「表演創作,然後看得人會開心、喜歡。」就這麼簡單。之於個性憨直、木訥的藍葦華,愛上表演不需要太複雜的理由,跟愛上一個人一樣。
來自純樸的宜蘭小鎮,高職畢業後,藍葦華毅然決然離開父母期許的升學軌道,北上報名演員訓練班,盼能正式學表演。他直言,演員訓練班讓他很早就明瞭,要完成一部戲劇,背後需要多少工作人員通力合作,但對於「表演」這回事,似乎沒有太大幫助。
他半抱怨、半玩笑說,演員訓練班雖然請資深演員來上課,但多半在分享他們的「豐功偉業」,至於怎麼看劇本、分析角色、拍攝時該注意什麼,很抱歉,都沒學到,讓他更添困惑。
這不免讓人好奇,我們現在看到能把角色演繹地平實而絲絲入扣的藍葦華,是怎麼學表演的?
他有點俏皮地表示,一開始就靠觀察其他演員,特別鎖定台藝大和北藝大的科班學生,從他們身上偷學;二來是用最笨的方式,讓自己在生活中變成角色。
「我看到一個劇本,這角色很吸引我,就會用這個角色去過平常生活。」但藍葦華坦承,在初學階段用這種方法,非常辛苦,會不小心把角色的生活放得太大,反倒忽略重要的私生活;他花了越多時間進入角色,離開時也就需要加倍的心力,「我老婆都覺得我怪怪的。」他挖苦自己。
一步一腳印,當經驗積累,就能知道自己到底適合什麼、不舒服什麼。現在的他,已經能快進快出角色,也因為自己能掌握、不是被角色牽制而感到開心。藍葦華確認自己有成為角色的方式很特別:「在準備的過程中,會知道自己慢慢跟角色越來越靠近,講話、想法、走路狀態都會跟我設定的角色越來越近,我自己會感覺差不多,可以了。」他說,當他發現很能對角色共感,並產生心疼、同情的情緒時,便知火候得宜,有把握能給出好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