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常」著手詮釋劇場版的人權律師「王赦」
吳定謙認為,劇場之所以魔幻,正因不似影像作品有所謂的「定剪」,整個空間是流動的,隨著不同的工作人員與觀眾進入,激盪出意想不到的火花;「角色」也是一樣,當不同的演員靈魂進駐,便能活出各異的生命。
先前大受好評的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在編導黃致凱的改編之下,結合了現場提問與公投,讓觀眾成為劇情的參與者之一,推動故事走向。「我第一次看到劇本時,『導演』的腦子就有點跳出來,發現風格、節奏跟電視劇完全不一樣。我並沒有想過要挑戰電視劇版本,因為本質上就不同。」飾演人權律師「王赦」的吳定謙,先以宏觀的視野瀏覽整個故事,思考導演的鋪陳與邏輯安排,畢竟舞台劇的時間有限,在無法慢慢堆砌角色脈絡的情況下,得讓節奏更快而精準。
為了加深觀眾的共鳴,吳定謙選擇從心理層面下手。他與劇組前往拜訪兩位律師,沒有詢問太多律師的工作細節,反倒著墨在家庭的摩擦,「我那時問(律師)曾威凱,他太太支不支持他?有沒有什麼案子是他接了,但沒有跟太太講?我們有時在詮釋、揣摩某個職業時,當然會觀察他們外在的工作樣貌,可是大部分的人對律師不熟悉,真的打動人的還是『日常』,就像王赦跟太太之間的衝突,那個情感比較多人能同理。」他精闢說明。
不過,同理是一回事,在理性與感性的拉扯下,觀眾未必會做出預料中的決定,而這也是表演的好玩之處──每個人的答案都不一樣,而且隨時都在改變。
「致凱有個設計很有趣,有些台詞都出現在不同的下半場,但情境跟情緒完全不一樣,我們要很清楚那個路徑,不然就會迷路。」透過情緒變動,賦予同一句話不同意義,這般巧思也帶有反思意味,只是苦了演員,得運用一些方法當自己的照明燈,或靠團隊合作,走出團團迷霧。吳定謙以其中一版的下半場為例,開場情緒低沈到谷底,他與對手劉珊珊、吳怡霈有個不成文的默契,在側台準備時,便安靜地握緊彼此的手,上場那刻,情緒直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