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手傳媒
拍手名人
2021/12/12

專訪台語指導陳豐惠:語言品質必影響戲劇成果,台語不該被視為枝微末節

相約的那天傍晚,台北街頭氣溫略低,偶有風吹過,讓人不自覺地裹緊外衣。陳豐惠戴著帽子,身穿牛仔上衣、灰色長褲步入咖啡廳,一坐下來就以流利的台語打起招呼、點餐,不急不徐的語調加上一開口就「微微仔笑(bî-bî-á tshiò)」的表情,像是家中總會有位擔心小孩吃不飽、穿不暖的長輩,令人感到份外溫暖與親切。

在李江卻台語文教基金會擔任執行長的陳豐惠,對台語的愛惜與呵護不在話下,怕這個語言沒了、斷了,一有機會能推廣,她總不遺餘力。十多年前,她開始擔任戲劇的台語指導,參與過電影《女朋友。男朋友》、《KANO》、《孤味》、電視劇《紫色大稻埕》、《用九柑仔店》等,想著,如果能透過戲劇讓更多人認識台語,那就太好了!

最初目的為協助演員將台語台詞說得「正確」

回想起與影視產業接觸的契機,陳豐惠說,最初是受導演周美玲所邀,在其拍攝紀錄片時協助解答台語相關疑惑;之後周美玲開始拍攝戲劇,依舊維持兩人的合作,曾在2004年拿下金馬獎「年度最佳臺灣電影」的《艷光四射歌舞團》,就是陳豐惠首次擔任戲劇指導的作品。

「那時都還是用『台語老師』這個稱呼,我自己的想法也很單純,就是幫助演員把台語台詞說得正確,可以的話,也將一些過去常見的口語表達,但現在大家已經忘記或不熟悉的台語用法放入戲劇當中。」

既然是「老師」,陳豐惠還是以替演員上課的形式為主,但也會碰到劇組或製作單位因時間、經費的考量,委請陳豐惠將台語台詞錄音後,提供給演員練習。陳豐惠解釋,會找上門來的戲劇合作,故事背景多是在日治時期,或是距今超過50年以上的時代,考量到當時的台語說法與現在有所差異,才會需要老師從旁協助。隨著各種時代劇、類型片越來越多,需求日益增加,後來開始有了「台語顧問」、「台語指導」這類稱呼,工作內容實則大同小異。

不同時代背景都會影響台語表達,一不注意就失真

從事戲劇台語指導十餘年,陳豐惠的角色也開始變得多元。「曾碰過和比較熟識的導演合作時,對方想知道當時的社會流行什麼樣的歌曲,於是就請我列出建議歌單。」陳豐惠笑說自己的工作包山包海,不單單只是教授台語而已。

正因合作的戲劇作品多半存在明確的時代背景或地域,作為台語指導,陳豐惠更在意的是,如何更寫實地呈現當時的台語使用方式或腔調。陳豐惠仔細分析,長久以來,台灣的台語並沒有一個系統化的體制供人學習,許多人對於台語是不太了解,甚至有所誤解的。其實,台語相當複雜,不同的時空背景都會影響台語的口語表達。

「就像大稻埕、士林的腔調並不完全一樣,如果劇組沒有事先掌握、了解這部分,在作品當中的呈現就會有些可惜。」陳豐惠有些惋惜地嘆道,戲劇其實是個讓更多人接近、認識台語的管道,但不夠精準或錯誤的台語發音,反而成了另一種困擾。

因此,在擔任台語指導的過程中,陳豐惠會和導演或劇組討論,協助檢視改編自史實的劇本內容,在台語使用上應該怎麼表達才能更貼近當時的社會環境。只是,過程中仍不免有令人無奈的時刻,「和導演溝通的部分問題不大,主要是會碰到一些台語說得不錯的演員,有自己習慣的台語腔調,這時如果要扮演其他腔調的角色,往往都不是那麼容易或願意調整,最後在成品的部分難免就不盡如人意。」

台語不是會講就好,一個嘴型差異就成不同字

陳豐惠觀察到,社會中大部分的人依舊認為「台語不需要學」,也曾碰過劇組將重點放在讓演員自然地流露情緒,而捨棄與故事背景相符合的台語發音或腔調,她直言,對這樣的作法確實有些不以為意。

「台語不是會講就好,我們還需要建立對台語使用的正確觀念。」

說到這裡, 陳豐惠一下子進入教學模式。她舉例,過往在教演員台語時,必定會先說明台語的幾個特色,「一定要先讓演員了解華語沒有的部分,像是四種入聲語尾,還有閉口音等,像是閉口音如果不注意的話,一不小心就會把『有心(ū-sim)』發成『有身孕(ū-sin)』,那就差很多了。」如果時間允許,陳豐惠還會在課堂上教授台語羅馬字的規則,一方面讓後續教學有所依據,演員若想在課後自學,也較有幫助。

陳豐惠接著說,台語的發音十分講究細節,些微的嘴型不同就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所以,面對面授課絕對比提供錄音有效許多,如果劇組有足夠資源,她都很希望至少能與演員碰一次面,根據對方的程度和特殊狀況,給予最合適、最客製化的語言建議。

在陳豐惠的記憶中,當年和導演楊雅喆合作,擔任電影《女朋友。男朋友》的台語指導,是至今最難忘的經驗。「我覺得雅喆導演的方法很不錯,在開拍前三個月就請我幫四位主要演員上課,也主動要求讓演員學羅馬字,他認為這樣才能以此修正演員的發音或嘴型。」起初桂綸鎂、鳳小岳、張孝全、張書豪四位演員都不擅長台語,但在課堂上努力學習,最後的呈現讓陳豐惠十分驚艷,直說幾乎挑不出什麼問題。

希望未來能用台語創作劇本,呈現更生動的社會樣貌

「這幾年有好幾部電影的主角都是講台語為主,詮釋得也很好,但會覺得稍微可惜的地方是,好像都是黑道兄弟的人物設定。」陳豐惠笑說,除了這些特定的職業背景,更樂見戲劇中有更多種角色流利地說著台語。

她分享過去偶然看了客家電視台的《新丁花開》,劇中自然呈現日治時期的多元語言狀況,印象相當深刻。「雖然客語比例較高,但主角面對日本人時說日語,和福佬人交流時說台語,回到家就用起客語,三種語言自然轉換,很符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對陳豐惠來說,不論是講台語的角色多元,或台語在不同語言間的自然切換,都是同樣的邏輯:「讓台語能更真實地反應故事中的社會樣貌。」

這幾年與劇組工作,不免要與編劇溝通,陳豐惠才能確認某段以華語書寫的台語台詞實際想表達的意思,陳豐惠拋出了一個問題:「你有辦法想像一部好萊塢的電影,提供華語劇本讓演員自己翻成英語嗎?」

現今在台灣的戲劇製作過程,仍以多數人能閱讀的華語來寫作劇本,當中若出現台語台詞,等於是要求演員自行翻譯,陳豐惠認為,這並不合理。「其實,未來更希望有創作者能直接用台語來寫劇本。」她進一步說明,當編劇能直接以台語寫劇本,代表對台語有相當程度的了解,才能深入地將台語不同層面的生動放入戲劇當中。

「與過去數十年相比,現在的台語環境越來越弱,能聽到說台語的機會越來越少。」陳豐惠語重心長,若有資源從事台語戲劇創作,希望創作者體認到,台語真的不該是被犧牲的枝微末節,而是基本要把握好的地方,當顧好了語言的品質,戲劇作品自然能出彩。

採訪、撰稿:田育志

編輯:呂嘉薰

攝影:楊雅晴


#陳豐惠#台語指導#台語#語言指導#戲劇#眯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