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手傳媒
影視新鮮人
2021/09/17

專訪新演員賴品璇:挺過八點檔和類型劇,激發對角色的無私

「我知道這個職業並不穩定,要先勇敢地相信『自己的能力』與『遇見的角色』都會有更多突破,我才可以把精力花在感受生活、觀察人事物,讓自己盡可能地活在當下而不受限。」

成為演員之前,賴品璇是為人發聲的媒體公關,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漸感麻木之時,意識到身體蠢蠢欲動發出「想說些什麼」的訊號。她不願放過這個蛛絲馬跡,回想上次「全心投入、享受當下」的情境,其一是大學加入系排,其二便是參與畢業舞會的微電影拍攝。

那時對表演還一無所知,連怎麼做角色功課都不知道,憑著人物設定「盧小英:個性陰沉、凡事都要用塔羅牌來決定」來想像,慢慢描出角色的輪廓。一開拍,賴品璇驚訝於自己進入了異常專注的奇幻空間,時間變得緩慢且安靜,只剩下塔羅牌相互磨擦的聲音。她仍記得指尖碰到紙牌的瞬間,風擦身而過,空氣變得好清晰。

賴品璇大學時拍攝畢業舞會微電影《Fomulove》,首次體驗到「異常專注的奇幻空間」,時間很慢、空氣很乾淨,還有一股源自於身體的衝動,讓人想一探究竟。(圖片來源:@ianchen_07)

這才發現,演員只要跟著角色的角度來看待世界,毋須做任何是非對錯的評斷,全然相信自己就好,她沒有比此刻更相信自己過。

「表演很特別的是,每次 Take 都是獨一無二,強求不來,只能在那個時間點、由這些人一起拍攝,才能創造出這個作品。」賴品璇笑說,「表演」和「排球」很像,都得不畏懼上次失誤而從零開始,還要時常與隊友溝通,相信隊友也相信自己;差別在於,表演讓她不用再問自己是誰,只要好好地感受情緒,放手讓身體自由。

賴品璇曾擔任4年公關,在許多表演工作上,也會負責行銷、宣傳工作。人文展賦劇團《我的未來誰的夢》記者會上,還穿著學生戲服的她協助現場媒體訪問演員吳信翰。

疫情衍生而來的第三種表演模式

賴品璇決定,給自己一個機會深入認識表演。趁下班空檔至果陀劇場的表演課進修,期望重拾生活的熱忱和有衝勁的自己。有趣的是,上表演課更像是接受心靈輔導,刺激她的情緒流動與幫助發洩,真正的表演旅程,就此展開。

當時賴品璇與課堂幾位學員對表演感到意猶未盡,決定組劇團「頑玩劇」持續精進,最後更將美國百年經典獨幕劇(註1)《主角登場》搬上臺北藝穗節舞台。除了參與演出,她亦發揮公關的長處,擔任團隊的行銷宣傳,負責文案撰寫、撰寫新聞稿等,多工作業更為她接下來在「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的2021年版(註2)《Who護?》中兼任演員與執行製作奠下基礎,能適當地切換理性與感性思維。

註1:《主角登場》(Enter The Hero)為美國百年經典獨幕劇,非「頑玩劇」原創;只是劇團融入在地元素,將劇本的故事背景從美國改編為50年代的大稻埕。

註2:《Who護?》有2019年版和2021年版,2019年時,賴品璇僅擔任演員,2021年則兼任演員和執行製作。

參加臺北藝穗節演出《主角登場》,是第一次正式的舞台劇演出,堅定了日後踏上表演路的決心。(圖片來源:頑玩劇)

由於疫情影響,演出前三週才將「舞台劇」改為「線上互動」的方式,演員在表演上做了不少調整,「這跟一般的鏡頭表演不一樣,鏡頭表演是我跟其他演員處在同個空間,然後攝影機拍攝,可是視訊是我們要從不同的螢幕框框傳遞給觀眾。」她解釋,與「螢幕上的鏡頭培養默契」成了首要任務,要精心設計動作好傳達角色內心、抓準時機與鏡頭互動之外,更要善用整個背景空間來創造角色。

「而且,每個人的網路環境不一樣,一開始對方沒有接話,你不知道是她在情緒裡,還是網路斷掉。」賴品璇苦笑表示,網路連線問題反而讓演員們更專注地聆聽彼此,將劣勢轉為特點,成了博得滿堂彩的關鍵之一,前前後後共加演了5場,完成7場線上演出。

疫情關係,《Who護?》改為線上演出,隔空完成排練、演出、行政作業等,道出長照者的故事,在線上彼此傳遞愛與關懷。(圖片來源:《Who護?》劇照)
排練照,左為演員潘奕如、下為編導張嘉容。(圖片來源:水面上與水面下劇場《Who護?》)

闖過「八點檔」難關,贏來類型劇機會

若將表演歷程攤開來看,臺北藝穗節無疑是賴品璇的工作轉捩點之一。她開始將表演從「沈溺」的情緒中脫離,進一步上課、看書、欣賞實境秀節目《演員請就位》,從中獲得提醒、技巧與啟發,同時也產生更多疑惑:究竟什麼是表演?什麼才能稱作「好表演」?為了驗證與得到解答,她決定演更多的戲。

2019到2020 年間,她參與了八點檔《炮仔聲》,演出甘心為老闆捨命的女殺手「田恬」,第一部正式的影視作品就帶給她十足的震撼教育。除了需要適應「當天演、當天播」的快節奏,更難的在於國台語轉換不易,讓她頻頻 NG,「我以為我做好準備了,現實是我的各方面都還沒準備好,有時拉背還會擋到別人,甚至整個人沒在鏡頭內,就是白拍了。整天都因為怕犯錯很緊張。」她一度灰心到不知如何是好,甚至畏懼他人眼光、不敢出門。

問賴品璇如何把自己從低潮中拉回來?她沉思了一會兒,給出這般答覆:「我後來調整自己的心態,既然他們還是一直讓『田恬』出現,我憑什麼覺得自己不能把她演出來?」當她重新打開心門、鼓起勇氣開口發問,發現劇組都很樂意幫忙很菜的自己,尤其是對手戲最多的前輩江宏恩,對新人絲毫沒有不耐煩,還會變化多種情緒來刺激她的表演。

賴品璇首回影視演出──三立電視台《炮仔聲》「田恬」。(圖片來源:《炮仔聲》劇照)

這趟扎實的實戰經驗成了賴品璇在表演面前站得更穩的原因,她不斷從做中學,了解更多技術層面要注意的事,也體會到「為了角色咬牙堅持」究竟是什麼感覺,最後換到殺青酒上編劇的讚賞:「我有看到妳的入戲。」

稍微證明了自身實力的賴品璇,隨後便迎來《國際橋牌社2》的演出機會。為了飾演政治線記者,她調整過去明確切割上、下戲的狀態,在開拍前找其他演員聊天,幫助自己進入狀況,像是互相更新採訪對象的狀況、彼此工作生活或單純閒聊髮型等,盡可能讓自己與這群人更熟悉。此外,也會每天「讀」新聞訓練咬字及發音,為求更符合劇中角色設定。

投入表演短短三年,她的進步有目共睹,箇中關鍵就在於「彈性」。她將表演比喻為樂器,每個人都可以讓它發出聲音,但如何用這個樂器譜出優美的旋律,則是一門藝術,也是身為演員必備的技術與美感。若是過於急躁,一味想將自己為角色打造的一切塞給觀眾,那就不美了。

在《歐菲斯星球》演出初入職場四處碰壁的職場新鮮人。這個角色很像當時初入表演殿堂的賴品璇,讓她得以與自己對話,回歸初衷。(圖片來源:《歐菲斯星球》劇照)
為了貼近角色的生活空間和自由都被外星人掠奪的感受,去九份的礦坑裡感受壓迫、渴望見光的感覺。賴品璇有所體會:「等待重生並不苦,苦的是在黑暗中學著自體發光。」(圖片來源:爆米花影音工作室)

「認識了世界多少?」是成長指標

表演不僅讓賴品璇懂得轉念,更賦予她豐富的生命歷程。她不會以演過幾部劇來衡量成就,而是以認識了世界多少,作為自己的成長指標。

「遇見這些角色,我相信都不是巧合。對內,可能是要你面對自身的生命課題、接受自己的每個樣子;對外,更懂得去平等地尊重、愛護。」

她用心對待每個角色,包括試鏡中的角色。她會先去場勘、揣摩角色的生活,譬如演「末日的落難女」,她就去九份的礦坑待一整天,感受見不到光、很想出去的感覺。

不論是舞台劇或影像表演,賴品璇每隔一陣子就會重看一次劇本,對於角色產生不同的理解。(圖片提供:逆風劇團)

賴品璇體悟到,必須真誠地讓角色處在身體裡,才能創造一個只有自己與角色才能一起做到的表演。「我希望做一個無私的演員,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獻給角色,用我的生命讓角色發光。」她眼神堅定地表示,期望透過表演讓觀眾看見女性的不同面向,或剛強、或柔軟、或邊緣,甚至是交織在一塊的複雜人性,讓曾經像她一樣感到困惑的人,能感到些微的鼓勵與幫助。

外型甜美的她,骨子裡有那麼點堅韌挺拔,即便面對挑戰,允許自己軟弱一回,收拾眼淚後繼續迎擊,直至克服。她露出潔白的牙齒,自信俐落地笑著。

賴品璇大學的重心之一是打排球。排球讓她不斷挑戰自我,堅信「不要放棄」,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敵人。(圖片來源:爆米花影音工作室)
「如果你們在找一位真誠、不怕挑戰、不怕掏出黑暗面的演員,她在這裡,我是賴品璇!」
疫情期間,賴品璇著手改造房間,也開始種植植物。圖為最愛的「虎尾蘭」。
賴品璇自覺這是一張很「我」的照片,對事情不輕易批判,只求彼此理解最深層的痛。(圖片來源:Era.H Studio)


採訪、撰稿:黃羽萍

編輯:呂嘉薰(薰鮭魚)

圖片:賴品璇提供


#新演員#賴品璇#新人#影視新鮮人#演員#國際橋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