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手傳媒
拍手學堂
2021/06/20

沒拿成奧斯卡沒關係,這6位女演員的演出值得一看

奧斯卡金像獎(Academy Award)被視為演技表現的最高榮譽,儘管其中包含了政治風向、公關行銷、社會觀感等因素,每年奧斯卡的入圍名單公布和頒獎典禮,依然是影迷很期待的一件事。

以下幾位皆於近年入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最後雖未獲獎,但在筆者心中表現十分精湛、堅強,特以「表演」的角度切入,分析以下幾位傑出女演員的作品與表現。(強調:筆者非專業影評,也並未看完所有入圍作品,本文僅以「表演」角度切入分析)


一、瑟夏羅南 Saoirse Ronan:《淑女鳥》(Lady Bird)

《淑女鳥Lady Bird》女主角:瑟夏羅南Saoirse Ronan

《淑女鳥》在金球獎上被分類為音樂與喜劇類,Saoirse Ronan也以此拿下金球獎影后,但《淑女鳥》當然不是一部「喜劇」,也不是「YA」片。電影雖以一位高中正值叛逆期的少女視角敘事,對於成長的徬徨與勇敢,有著看似輕鬆又富有深度的解讀,劇本結構十分完整,角色的建立亦十分立體,親情、愛情、友情的描繪面面俱到,篇幅分配得宜,對女演員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表演機會。

不過,Saoirse Ronan將此角色帶出更驚喜的表現。她聰明且細膩地調配了表演能量,延伸出不只於劇本的表演層次。尤其,筆者認為,描寫叛逆期青少年角色的心境如徬徨、憤怒、脆弱、驕傲等狀態,很容易流俗或顯得不討喜,但經過Saoirse Ronan與導演Greta Gerwig的合作,觀者彷彿也能從自己的生命經驗中與角色產生共鳴,造就出青少年故事的全新視角。

Saoirse Ronan沒有過度陰暗或明亮的詮釋,讓“Lady Bird”一角鮮活且具人性,加上與幾位配角演員的交流,默契十足、真摯動人(與母親 Laurie Metcalf的對手戲尤其精彩),她聰明應用自己的獨特氣質,不難發現,片中的她,有許多演員與“Lady Bird”的迷人結合時刻。

  • 當年奧斯卡女主角:Frances McDormand《意外》
  • Saoirse Ronan其他推薦作品:《她們》、《少女殺手的奇幻旅程》、《贖罪》、《愛在他鄉》

二、瑪格羅比 Margot Robbie:《老娘叫譚雅》(I, Tonya)

瑪格羅比《老娘叫譚雅》劇照。(圖/海樂提供)

Margot Robbie以《自殺突擊隊》小丑女一角紅遍全球,接下來的作品《老娘叫譚雅》也令人很是驚喜。

《老娘叫譚雅》是一部真人真事改編電影,主角Tonya Harding是前美國花式滑冰選手,她曾被譽為傳奇,後又因涉及襲擊另一選手而備受爭議,是一個超級有故事性的真實人物。

當碰到這類真人實事的改編作品,最怕遇到的問題就是,創作者刻意要經營角色本人的特定形象,或加諸對其的評價,不管是褒揚或平反,都容易讓詮釋變得淺薄、表面。

以這部戲來說,導演與創作團隊的困難在於這是美國民眾的集體記憶,如何追求「神還原」、滿足大眾對事件背後秘辛的窺探慾,同時又保有創作空間、賦予故事更深層的意念。

Margot Robbie在本片中的表現,除了將滑冰技巧練得高超、不漏破綻,筆者更喜歡她詮釋角色脆弱與剛強並存的狀態,「極限」與「平衡」拿捏漂亮。主角Tonya面對社會、自我、愛情與母親的關係壓力,透過Margot Robbie節奏輕快又沈重複雜的內心轉換,讓筆者在觀影間不時喜愛又不時厭惡Tonya,感受上很過癮,實屬展現紮實演技的作品。

當年奧斯卡女主角:Frances McDormand《意外》當年奧斯卡女主角:Frances McDormand《意外》

  • 其他推薦作品:《從前有個好萊塢》、《華爾街之狼》其他推薦作品:《從前有個好萊塢》、《華爾街之狼》

三、夏綠蒂蘭普琳 Charlotte Rampling:《45年》(45 Years)

夏綠蒂蘭普琳《45年》劇照

Charlotte Rampling在台灣較少為人所知,她雖沒深耕好萊塢市場,但在英國與歐洲地區早已是國寶級的女演員。

《45年》描述一對令人稱羨的結婚45週年的夫妻,在週年紀念日前夕,丈夫收到一封50年前意外身亡的女友的屍體被發現的消息。隨著丈夫不斷回憶過去,與一系列「反常」的行為,像是又開始抽煙、獨自散步、甚至單獨去旅行社問行程等,妻子內心的嫉妒與焦慮也逐漸累績,看似完美的親密關係,其實一直都在瓦解邊緣。

看似驚心動魄的劇情,影像陳述卻非常平淡緩慢,爭吵、眼淚、哭喊等情緒爆裂的表現,在本片中都看不到,但絲毫不減敘事張力,壓抑的氛圍營造得相當成功。而Charlotte Rampling的演出更是我近幾年看過最內斂卻最飽滿的表演,在所有看似日常、浪漫的場景裡,她細微的一舉一動都牽動敏感的神經,敏感卻不刻意,光是坐著思索都充滿能量,連空氣都被帶動起來,也證明了「能量」不代表情緒用力與張牙舞爪的展現。

這與導演Andrew Haigh的美學有相對關係。導演的美感讓《45年》在探討老年的愛情關係上,跳脫一般電影的處理方式,不再只是相知相守、生死共度、寂寞孤寂等議題,表現得或是浪漫動人、或是輕鬆詼諧,成功地用另一個視角帶出關係中的不安與牽絆。

當然,Charlotte Rampling是撐起全片的核心人物,尤其最後一幕夫妻共舞後,她將手從丈夫身上甩開,已經是整部片最激動的場景了,不過是將手鬆開而已,筆者已經隨之心碎。說實話,如果該片由好萊塢相同資歷女演員來詮釋,筆者可想見會呈現的方式,或許一樣成立,但要達到Charlotte Rampling的微小、細膩又有殺傷力,絕非易事,也不見得是好萊塢青睞的表演方式。

  • 當年奧斯卡女主角:Brie Larson 《不存在的房間》
  • 其他推薦作品:《池畔謀殺案》、《漢娜的失序人生》

四、費莉絲蒂·瓊斯 Felicity Jones:《愛的萬物論》(The Theory of Everything)

《愛的萬物論》劇照(圖/Netflix)

《愛的萬物論》在當年的市場與口碑上都廣受歡迎,也一舉將男主角Eddie Redmayne 推上奧斯卡影帝寶座。但比起男主角,筆者更喜歡女主角的表現,我認為也是這部電影成功的關鍵原因。

同樣是真人真事傳記電影,尤其像是Stephen Hawking的故事難免會有突破艱苦、勵志感人的成分,女主角身為支持的力量,一不小心就會淪為正能量或苦情滿點的配角,但Felicity Jones並沒有讓自己變成功能性角色,反倒成功拉出電影描述命運弄人的病痛之外,另外一股清新輕快的氛圍。

既然叫《愛的萬物論》,片中有很大比例放在Hawking夫妻的愛情故事上,拿愛情做主線是聰明的選擇,每當故事來到兩人相愛的情節時,筆者總不由自主因Felicity Jones的詮釋而感到心動。從相識、相戀到相處,她的表現從可愛到堅毅,層次豐富,也延伸出角色在台詞之外的驚喜表現。不免期待如果當初以女主角的觀點來拍攝本片,或許也是另一種呈現Hawking人生的方式。

電影上映後,現實生活中的女主角曾嚴正抗議,認為電影太違背現實,他們的真實生活並無這麼唯美,因此,不妨單純把《愛的萬物論》當成一部愛情劇情片來看,會更有收穫,也會發現更多Felicity Jones在表演上的魅力。

  • 當年奧斯卡女主角:Julianne Moore《我想念我自己》
  • 其他推薦作品:《當怪物來敲門》

五、葛倫·克蘿絲 Glenn Close:《愛·欺》(The Wife)

《愛·欺》劇照(圖/Icon Film)

有關注奧斯卡的朋友們都知道,Glenn Close是影史上最常槓龜的演技巨星,她本身美豔帶點冷冽的特質,幾乎什麼角色都能駕馭,又能將自我特質展現地淋漓盡致。不管是《101真狗》系列電影中經典的庫伊拉、《超完美嬌妻》中讓人不寒而慄的「嬌妻」,還是早年的《危險關係》,更是演員在學表演時的必看劇本與電影之一。

而筆者認為《愛·欺》的電影本身還好,若少了Glenn Close的演出,應該就會被淹沒在所有影展之中(難怪它只入圍了一項),其他層面的表現當然不糟,但就是中規中矩,更能證明Glenn Close撐起整部電影的厲害。(飾演丈夫的Jonathan Pryce也很精彩,兩人的對手戲是電影最可看之處。)

《愛·欺》描述一名將獲得諾貝爾獎的男性作家,賢伉儷相當恩愛,但丈夫能有今日的成就,實為妻子「隱姓埋名」的付出與犧牲。在當時的背景下,女性即使再有才華,也必須只能是男人的「妻子」,Glenn Close將這位妻子的壓抑、複雜、與矛盾的心理狀態,詮釋地到位又精彩,我認為,她是極度懂得運用臉部情緒的佼佼者,內心冷靜瘋狂並存的因子,光透過臉上的情緒轉折,就足以讓人覺得可看性十足。

不同於上述提到的 Charlotte Rampling,Glenn Close表演的表現性較強,但節奏精準、流動自然,演員與角色特質的結合堪稱完美,幾乎每次都是獨特、不可取代的表演。

當年奧斯卡輸給了《真寵》的Olivia Colman,筆者也非常愛Olivia Colman,手心手背都是肉難抉擇,不過,奧斯卡真的欠Glenn Close一座女主角。

  • 當年奧斯卡女主角:Olivia Colman《真寵》
  • 其他推薦作品:《危險關係》、《致命吸引力》、《變裝男侍》、《101真狗》、《102真狗》、《超完美嬌妻》

六、耶莉莎·阿帕里西奧 Yalitza Aparicio:《羅馬》(Roma)

《羅馬》劇照(圖/Netflix)

將Yalitza Aparicio放入名單中,或許有人會覺得有爭議。當年,她入圍女主角時,也有許多聲音出來,原因很簡單,因為《羅馬》是她第一次演電影。

有人質疑,所謂的素人演出或本色演出(日後將以單獨篇幅闡述這兩者的差別)到底該不該獲得演技獎項?抑或都是導演的功勞?

回顧很久以前,台灣資深演員陳松勇憑《悲情城市》一片獲金馬影帝,導演侯孝賢在拍攝時,並沒有給演員台詞和劇本,演員只能憑導演當下的指示進入角色的狀態與對手流動,因此,有人認為陳松勇「不過」在演自己罷了。

而據了解,《羅馬》的拍攝情況相當類似,Yalitza Aparicio並沒有受過任何表演訓練,而是透過導演Alfonso Cuarón一步步引導來完成演出。

當然,這對導演是相當困難的事,對演員來說亦不輕鬆。導演追求更有機與真實的反應,因此儘管是本色,要將自己「真實地」投身於想像的環境中,實則需要更大的安全感、專注與放鬆。

至少以《羅馬》一片來看,筆者認為Yalitza Aparicio的演出既柔軟又有力量,奇特的是,我們總是討論著「演員」不能跑在「角色」前面,而在《羅馬》中,我們不會注意到「演員」,我們看到的是故事與角色,這也是許多專業演員可能會喪失或忽略的重點。

《羅馬》的故事平淡、簡單,觀眾就是跟著Yalitza Aparicio的心境,一步步感動、心碎。一個好的主角(Leading role),不就是要能帶領觀眾的眼睛進入故事嗎?光憑這點,她的成功毋庸置疑。

我認為,之所以可以入圍奧斯卡,除了政治因素撇開不談,亦有鼓勵的意味。她在《羅馬》中真摯的演出,必有其他演員在表演上值得學習之處,也非常期待她日後的作品。

  • 當年奧斯卡女主角:Olivia Colman《真寵》
  • 其他推薦作品:無,期待中

最後,提醒各位讀者,「電影」與「表演」都是很主觀的事,看完之後,可以試著加入自己的觀點想想看,尤其是想往演員之路邁進的朋友,多觀看、多吸收是很重要的功課,從現在開始,試著寫下你的觀影心得吧!


撰稿:高偉哲
編輯:呂嘉薰
圖片:網路


#女演員#表演#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