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手傳媒
拍手名人
2020/04/15

專訪演員張書偉|從偶像到演員──接觸表演後,我才懂得好好生活

「你千萬別懷疑自己別沮喪別歎氣自己是什麼角色就演什麼戲」──〈無懈可擊〉

這段歌詞出自歌唱團體Energy 紅極一時、當年國高中生都琅琅上口的金曲〈無懈可擊〉。身為團長的張書偉,歷經歲月掏洗,真正卸下偶像包袱,最後選擇落腳在演員這站。

自2009年Energy解散,轉戰戲劇,張書偉已累積十餘年表演經歷。他勇於挑戰客語劇、台語劇,也嘗試多元表演形式如每天尬戲的八點檔、迷你劇集、電影、短片等。2016年時,他以電視劇《黑盒子》入圍金鐘獎迷你劇集男主角獎,謀求突破多年,總算獲得肯定。

問他何以決定用演員身份繼續闖蕩演藝圈?張書偉的答覆很舒服:「以前當偶像時,我其實不懂得生活,但學會表演後,讓我更認識自己,也才真的了解該如何好好生活。」

保持孤獨感,不要忘記與自我對話

這天的張書偉一身素淨西裝,斯文內斂,與十幾年前意氣風發勁歌熱舞的他相比,讓人一時無法反應。這些年,他摘下偶像頭銜,在時代的愛惡中載浮載沉,先後轉往主持人、演員發展,努力完成個人的轉型。

張書偉二話不說表示,最喜歡當演員,「歌手跟主持人著重在發揮個人魅力,但演戲是讓我不斷去往內發掘個人魅力,讓我更認識自己,也讓我學習到如何生活。」以往當偶像,有經紀公司打理一切、有專業團隊包裝形象、有保母車接送,卻不懂何謂生活,像被捧在雲上飄,更別說要當演員去表演他人在生活中的姿態。

「那時生活的一切都是被安排好的,我很少有時間去了解一般人的生活樣貌。」名為生活的練習,直到成為演員才開始,他一邊學著找回時間的主控權,一邊訂定各種計畫。

然而,不管怎麼練習,對張書偉來說,保持生活中的「孤獨感」是很重要的。

他喜歡跑步,跑過半馬,也挑戰過三鐵,更曾在三天內騎腳踏車環島台灣西半部。「一個人做這些活動,很安靜,我都不會聽音樂,在那些時光裡學會與自己對話。」他享受全世界只剩下自己跟自己的聲音。

跑著、跑著,他說,就像在學表演,一步一腳印,跑多久就耗費多久的體力、累積多久的實力;每一寸跑過的距離,都不會背叛你,每一公尺都能幫助你往下一個關卡推進。

每個演員都需要有幾個演員好友

他都是這樣挾帶跑半馬的毅力上表演現場應戰。張書偉說,這是學表演最快的方法,也是非科班出身的他,一路走來的心法。

客家電視台是培育張書偉做演員的第一站。接著,他往民視八點檔發展,拍了400多集。回想日日緊迫軋戲的那兩年,他苦笑認一開始很排斥,但不得不說,拍八點檔讓他獲益良多。

最「賺」的就是讓張書偉接觸了大量的演員,這些演員來自不同門派,擁有五花八門的表演路術,他近距離又密集地觀察大家的表演優缺點,進而優化自己的表現。若遇對手是資深演員,簡直就像「越級打怪」,讓他快速成長。

除了從對手身上取經,張書偉有感而發,遇到好導演及在圈內擁有幾個演員朋友,也非常重要,向好友切磋、看齊,是進步的關鍵之一。

導演莊絢維、演員藍葦華、鄭人碩,都是陪伴他在表演路上跌撞的貴人。尤其是藍葦華,十幾年前開始,兩人就常討論未來、表演,直到現在也幾乎天天視訊聊天,被揶揄是情侶行徑也在所不惜。他盛讚藍葦華對戲劇的重視,正是這份重視讓藍葦華連五年獲金鐘獎提名,令張書偉也開始整肅自己對表演的目標和要求。

短片節奏快,不如專注與對手互動

「多方嘗試」是張書偉給自己設的支點。他自認個性不安現狀,積極嘗試各種戲劇類型,在出演驚悚新作《76号恐怖書店之恐懼罐頭》〈飢餓〉之前,便參與過電影《人面魚》。

他在〈飢餓〉中發揮極致。故事環繞「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命題,論述貪婪的人類進入地獄後,將沒有東西能吃,就算吃了也會吐出來,如此無限循環。

張書偉扮演墮入飢餓輪迴的「阿國」,飢不擇食,吃牙膏、吃錢,甚至吃嬰兒的屍體,吃什麼不打緊,難的是如何吃得自然,自然地像啃雞排、吃白飯。「拍驚悚恐怖類型片,最難的是演員們大概都知道什麼時候會被嚇,這時候如何表現得自然,最是關鍵。」為了追求這份真實感,他主動要求一切都來真的,讓身心做出即時的反應,就算吃牙膏吃到吐、整個人快崩潰,也要逼出角色在當時應有的極限狀態。

為了更游刃有餘地應對,張書偉坦言,除了看熟劇本,並沒有多為「阿國」設定什麼,大多在片場即興發揮。加上這是幾十分鐘的短片,與其花太多心思去設計角色細節,不如專注把主軸「恐懼」及「貪婪」表達清楚,再根據對手當下的互動及現場環境做表演。所以,問角色功課怎麼做?或許有一套邏輯沒錯,卻不該有固定模式可循。

演員是被選擇的商品,努力自我證明

進演藝圈近20年,張書偉的腦海中沒有浮現過「放棄」二字,這讓他有絕對的資格提醒想進表演領域的人:「你要很確定自己有熱情,這行並沒有看起來那麼簡單,你要有作為一個商品被選擇的心理準備。

他道出一個殘酷卻現實的現況,演員就像商品,在沒有抵達「非你不可」的地位前,都是可能被取代的,或者可以說,並沒有非誰不可。失去機會或一直在等待機會,可能是各種原因造成,不代表自己不夠好,反而該引以為鑑,當成鞭策自我再成長的動力,張書偉笑說,應該轉念成「戲棚下站久了就是我的,我會證明自己。」的正向力量。

他也耳提面命,想當偶像、明星跟當演員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十幾年前,張書偉可說是活躍的偶像,如今,他樂意自稱演員,也希望被肯定是個好演員,他有感而發:

「如果想走表演這條路,就要完全丟掉偶像或明星的心態。偶像會做除了演戲之外的事,但演員就是做好表演這件事。」

現在的他,專心致志,什麼都願意試。他靦腆笑說:「我最喜歡聽到的評論是『張書偉,這好不像你』或『我沒想到你會這樣演!』」他不想被外界輕易定型,自攬各種挑戰,持續突破自我。

訪談到最後,這篇專訪就像在對偶像的致敬與道別,少年勇就提到這了。他笑說,自己已經慢慢丟掉20歲出頭便年少得志的明星光環,「一年一年地丟,現在有沒有丟乾淨我不知道,但我覺得現在身為演員,是讓我最自在的。」

人生能有幾個20年?張書偉丟掉了那些偶像的矜持與壓抑,換來坦然放鬆。在這一收一放間,堅定了表演就是他的精神指引,足以站得越來越穩,不畏載沉。正所謂心之所向,即為住處,表演是他的避風港,是他的戰場,也是他的家。

採訪:Lika Deng

撰稿:Lika Deng、薰鮭魚

編輯:薰鮭魚

攝影:楊雅晴

服裝協力:Durb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