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說自己的劇本總是白的、乾淨的,除了一些提醒自己的註記,她從不筆畫劇本,「很多人拿到劇本第一件事,就是找到自己的人物,一次性把這個人物所有對白用螢光筆highlight起來,之後再慢慢看。這或許便利,也很容易閱讀和背誦,但更容易讓演員只看自己的部分而忽略其他。白的劇本,會讓人很沒有安全感,但花多些時間閱讀白的劇本,會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穫。每次殺青後,看著自己白淨淨卻翻爛的劇本,有很大的滿足感。」當然,如果完全不給台詞,尹馨也有自信能給出好看的表演,她慧黠微笑。
從她身上,似乎也看出了另一個好演員的根本,那就是「知己」。知道自己的極限、知道情緒的千絲萬縷,如此一來,才能將情緒的絲絲縷縷妥貼安放在角色的每個舉措。
「沒有『自我』,怎麼當演員?你不很深地認識自己,你是不可能成為一個好演員的。」這話講得可能有點重,尹馨強調,常常反觀自己「為什麼這麼做?」、「為什麼難受?」且很深地理解原因後,這些思考才有機會被拿出來使用在角色裡。
「你的身體和靈魂是你唯一認識跟感受這個世界的載體,能不先深入認識它嗎?好好認識自己,帶著自己好好生活。生活就是角色的土壤,不論是自己的或別人的生活,所有人物角色的塑造都根於生活。」
很多人說表演的上乘是「生活化」,尹馨再度巧妙拆解,「表演很生活是基本,但只是做到『真實』是不夠的。就像你畫畫一定用真實的油彩,可是如果畫完不吸引人,還是沒人願意多看它。」在尹馨心中,一個優秀演員的表演,是從這種種生活經驗裡提取、加工更高和更集中的層面,進而創造另一種真實。
要將更高、更集中的層面放到表演場次,很困難,卻不是做不到。
善喻的她進一步解釋:「如果今天這場戲沒有設定對白,只需要演在市場賣菜,不是只要做到『賣得很自然』,不是一直重複一個很像的動作就會『好看』,很像又怎麼樣?這整段表演,演員是否可能把生活裡適合的多種賣菜典型拉出來使用,讓這段單純的賣菜表演足以傳達出角色對生活的熱情、對生命的真誠或對困境的永不放棄?不管是什麼,此刻僅做到『真實』是不夠的,演員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裡打動觀眾,這是一個『判斷』。」偏偏每場表演的時間不長,怎麼在現有環境的時間與節奏中,拿得巧、拿得對,在在考驗一個演員平時的累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