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手傳媒
拍手名人
2018/06/08

專訪演員孫可芳│演員需要與人相處,也需要孤單

「當演員一定要有一顆超級強壯的心,遇到打擊的時候,要告訴自己這是好的、都是養分,這樣子就會愈來愈好!」

說到底,演員就是一群需要和所有關係若即若離,卻又必須擁有堅強心靈的人。每齣戲劇的誕生,都是所有工作人員努力的結晶;所有角色的呈現,都是演員生命經驗與日常生活的堆疊,此為「若即」。「若離」非指演員孤僻、難相處,而是在準備角色、開始跟導演和其他演員工作前,只能先跟自己工作。

眼前這嬌小、率性的女生,是孫可芳。曾是主持人、運動專欄寫手、導演助理、服裝助理、國中表演藝術課老師,她做過好多差事,但她喜歡表演,堅定、渴望地往演員之路邁進,種種經歷都是為了這個夢想鋪路。

如今的她,正從事心目中最喜歡的工作,也得到獎項的肯定。但她認為,當演員一點也不輕鬆且僥倖不得,除了演技這較外顯的層面,演員不可或缺的,是強大的精神力──面對劇組人員、對手、環境,當然也包含自己及手邊的角色。

就算是獨角戲,一個人也無法完成演出

進入大學後不久,孫可芳便將「成為演員」寫進人生記事本中,但就如同多數的新進演員,熱愛表演之餘,還有更大的生活問題擋在前。

一方面不想讓家人擔心,又為了支撐熱愛的表演事業,孫可芳做過許多不同類型的工作。但這一切總像命中註定,所有曾有過的打工經驗,或多或少都和表演工作有連結。其中,影響孫可芳至深的,是擔任國中表演藝術課老師,從一群懵懂、青澀的學生身上,篤定表演的原則和當演員的決心。

孫可芳也發現,與其用老師的身分強制學生遵循既有步驟或觀念,不如像是朋友,推動他們自發思索何謂表演,融入其中獲得樂趣。「表演本來就是要能讓人享受的,就算演的是悲劇,演員也該是享受其中的。我很希望他們能享受表演課。」

別以為孫可芳教的是小小的學校、少少的學生,她扛起21個班級的表演課,並在教編劇時發現,這麼多學生寫出來的劇本內容大同小異,不外乎是偶像劇、八點檔情節;她分享韓劇或電影時,學生不是沒看過,就是沒興趣。這個狀況一度讓她焦慮,倘若大家接觸的影視類型如此狹隘,影視產業工作者該怎麼做?幸好,當學生知道孫可芳有接演戲劇和廣告後,紛紛表示即使影視內容再艱澀,他們也會努力看下去。

「我感到有些驚訝,我對他們的影響是最直接的。」孫可芳開朗回憶這件事。她終於知道,表演的感染力很大,也確信自己真的可以透過表演傳遞想法,「就是從那時開始覺可以繼續朝影像發展,我可以影響到更多人。」

在孫可芳的課堂上,有兩件事萬萬不可犯。首先是取笑他人的表演,她舉例,班上會有性別認同與生理性別不一致的學生,他們藉由表演展現自我,觀看的同學可以針對表演給予意見,但不能嘲笑或人身攻擊。第二是禁止互相排擠,因為表演容不得落單,國中生正值喜歡搞小團體的年紀,她希望大家從表演學會團隊合作。

這小小的課堂原則,其實正反映著孫可芳對表演的尊重,及表演之於她更大的意義──試著和不同的人相處。

「表演需要大家一起才能完成,一個人是沒有辦法表演的。即便是獨角戲,還是有許多人的幫忙。」再怎樣傑出的演員,沒有導演、編劇、製作人、攝影師、燈光師、美術等工作人員的協力,一部作品也不會誕生。這是孫可芳教導同學的觀念,亦是她時時謹記的修為。

或許有人會認為演員間競爭激烈,但看到孫可芳提起其他23位植劇場未來星夥伴時的眉飛色舞,便可知這對她不成困擾。他們是共患難的夥伴,往往互助會般討論經典電影,甚至相約爬山。這加深孫可芳對影視產業的歸屬感,覺得自己沒那麼孤軍奮戰,更安心於表演。

除了令人更有安全感的夥伴,跟導演的互信,她說,也是成就好作品的一大關鍵。就以拍攝《奇蹟的女兒》為例,孫可芳第一次和導演鄭文堂合作,難免緊張,笑說鄭文堂看起來很嚴肅,沒辦法用習慣的開玩笑方式親近,導致拍攝前期相當焦慮,深怕尷尬癌隨時發作。但時間推進磨和,孫可芳和鄭文堂漸漸了解彼此的表演習慣、角色呈現手法,「我會明白展現出我的信任,對方也會因為你的信任而變得比較信任你,彼此都比較信任的狀態,戲就會更好。」她點出「信任」於表演或整個影視製作環境的重要。

演員需要孤單,因為只有演員能決定角色的模樣

儘管演員倚賴團隊合作,孫可芳卻也直言,演員是孤單的,甚至,演員需要這份孤單;只有演員自己才知道如何完整呈現角色,只有演員能決定角色大半的模樣。

演員在跟角色工作時,非常孤單,就算別人可以給予意見,但那是你自己跟角色之間的溝通,要找出屬於角色的方向,就算大家給再多意見,最後還是自己要跟角色找到共鳴。」就算能跟親友分享角色的情緒點滴,但終究是你在體會、你在受苦,最後,也是你在消化。

就像「一樣米養百樣人」,孫可芳比喻,表演課上老師指導學生從A點走到B點,但有人會哭著走、有人笑著走、有人面無表情通過,這些都是個人與內心世界對話的結果,是各自看待角色的觀點,沒人會完全一致,因此,在與角色相處的過程中,你就是一個人,往往也只能一個人。

孫可芳分享自己的「影像派」角色準備方式。這次拍攝《奇蹟的女兒》,平時大剌剌的孫可芳,為了更貼近溫婉、充滿粉紅泡泡的淑美,把演員林鳳嬌、林青霞等一代女神的照片存在手機,一有空就拼命看,想像自己就是那裙襬搖搖、造型完美的甜姐兒;也看了許多瓊瑤劇和前段時間風靡的韓劇《鬼怪》,讓自己染上更多的「粉紅色」。

不免令人擔心,易感孤單的孫可芳,會不會把角色重量壓在內心而喘不過氣?她靈活表示倒還好。有些角色如天真浪漫的淑美或《五味八珍的歲月中》的阿春,和角色走得再近都沒問題,甚至,她有點誇飾地形容,被角色吃掉也沒關係,因為角色身上有值得學習、沾染喜悅的地方。《天黑請閉眼》的劉澄芳卻是完全不同,該角色的內心太沈重,她總要在下戲後努力拉開自己和角色的距離。

然而,不論如何試著遠離角色,孫可芳坦言,每個曾駐足生命中的那個角色,終將成為自己的一部分。

「每次演戲,自我都會被打碎,然後重新拼湊;有時會發現沒辦法再拼成以前的樣子。如果你是一個圓,即便下戲後讓自己平穩,可能拼回來已經成了個橢圓,有點難回到最初的樣貌。」

不過,樂天的孫可芳笑著補充,這就是演員的「社會化」過程,透過表演去體驗某個未曾經歷的人生,慢慢趨向理想的自己,變得自在、舒服、樂於承接。

希望能有機會更加透明而開放的表演環境

植劇場推出8部戲劇後,確實讓更多觀眾認識這群台灣新生代優秀演員,但有否帶給他們更多演出機會?孫可芳想了一下,沒有給予明確的答覆,她只認為,演員依舊被動地處於被選擇狀態。

孫可芳提到,就算她已經相當幸運,能嘗試不同方向的角色,但「被選擇」似乎是台灣演員不可逃脫的命運,尤其,台灣戲劇環境較封閉,很多時候選角僅透過演員的外在形象進行選擇,造成某些演員好像只適合演某種角色的刻板印象。台灣演員也很容易被機會「綁架」,衝著有機會和人情,不太敢去爭取待遇、保障等。但演員是項專業工作,就該享有基本的尊重與保障,她表示,這件事應該被改變。

這很是中肯,但能怎麼做?孫可芳笑說,大家對演員的想像力要豐富一點。然後,演員自己要把心志鍛鍊得更強壯,拿不到想要的角色,難過10秒鐘就好,繼續等待下個機會。

只不過,機會也不是那麼容易獲得。孫可芳有感,台灣在徵選、試鏡這塊不夠完善,許多人不得其門而入,倘若能在戲劇開拍前多找些人直接與導演、選角聊聊,或舉辦公開的試鏡會,就能讓更多優秀演員被認識,而不是主動自薦、投作品集了,卻連最後為什麼沒獲得機會都不知道,一直處於焦慮的等待期。

問題講也講不完,既然這個環境有點困難,為何仍吸引許多人奮不顧身投入,包含孫可芳自己?追根究柢,原因就來自觀眾。觀眾的真摯反應,總令人獲得無窮的再生力量。

「不管觀眾看到什麼戲,其實看到的都是他們自己。如果觀眾可以因此想到一些事情、因此被淨化,對我而言是非常偉大的事。如果我演戲可以誠懇地打動他們,這是相當珍貴的目標。」

不知道是孫可芳本就散發著台南人的熱情洋溢、樂天知命,還是她愛表演的心太純粹,純粹地很耀眼,讓人覺得演員就是一群懷抱浪漫夢想的人在做一件浪漫的事,儘管她總嚷嚷自己毫無浪漫氛圍。這群人,可能有點被虐屬性,即便辛苦,卻能因看到觀眾的感動而改變一個念頭、一個人生,什麼都值得而無所怨懟。

「我是孫可芳,我會繼續熱愛生活,熱愛表演。」天黑之後總會迎來陽光,就用孫可芳在金鐘獎上的得獎感言,祝福她繼續率真、繼續堅強,就算孤單,也能提煉出屬於孫可芳的滋味。


#台灣女演員#天黑請閉眼#奇蹟的女兒#孫可芳#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