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手傳媒
拍手名人
2018/05/24

專訪演員王琄│演員是釀出來的,是一份關於「給」的工作

知要採訪演員王琄之初便戰戰兢兢,畢竟,她是多位演員崇拜的老師,在產業中佔有一席地位。訪談結束,團隊既開心又感激地與王琄道別,隨之一陣感嘆,「怎麼有那麼好聽的訪談」、「根本上了一課」等評論從拍手Clappin團隊成員口中迸出。

王琄之談話,平易近人,以小見大,中肯而紮實了近兩小時。後來想想,大概是因為她太聰明和誠實,清楚自己要什麼、要到什麼程度,明白自己生命的職掌與追求,她更知道在這樣的追求底下做演員,該怎麼做?又會有哪些藉口和脆弱。

浸泡在生活中,用知識建構角色

表演、教學、寫作,甚至有時去各地做志工,王琄笑說自己是個不安於室的傢伙,自由對她來說太重要了,她要離開原來習慣的每件事,重啟冒險。

「我永遠在找自己的可能性,在找一些不習慣、沒做過、想要去嘗試的事,我需要不斷丟掉原來會的,去找自己的極限。」她不停學習與自我碰撞,當在一件事上獲得安全感,就果斷地踏出舒適圈去探索。即使年過50,仍散發年輕活力與氣質,時下流行的圖案長襪、寬褲、撞色穿搭等,在王琄身上亮眼無比。

你可能會想問王琄,難道當演員還沒獲得安全感嗎?不然怎沒轉換跑道?王琄正色說道,不能這樣相提並論,因為當演員這件事很有趣,什麼都要做功課、都要懂一點、要有興趣再深入,接觸到的人事物日新月異,倍感新鮮,也藉此不斷更新每個角色的生命體,讓表演不只停留在情緒上,讓一個演員的表演生命不至那麼快枯竭和疲憊,豈有換跑道之想法?

她點出一個問題,那就是這些年觀察到台灣很多演員準備角色的方式,停留在理解人物的情緒與動機、運用情緒,卻不懂運用知識去建構角色,導致角色的底蘊不夠深。「每個角色的生命歷程都不一樣,做演員就都要做功課,不是說我穿上醫生袍就能演醫生、穿上律師袍就是律師,完全不是這樣,而是我必須做很多功課。」

懂得做功課,讓王琄對表演有安全感;有不同的功課要做,讓她滿足對自由與未知的探尋,表演生涯得以愈滾愈大而結實。只是,功課從何做起?該不會又是眾演員強調的「生活」吧?

是的!而且是「普通的生活」。普通生活對一個演員的重要性有多大?王琄瞪大雙眼,輕拍桌子說:「太重要了!超過百分之百!」她從兩個層面耐心說明,一是透過普通生活抹去演過的角色痕跡,二是讓生活帶你理解真正生活著的人的模樣。

「如果我們不好好浸泡在生活中,怎知道真正的生活長什麼樣子呢?」她歪頭提問。生活的節奏、放鬆、每一刻細微的變化,不是過日子就過,而是要好好過日子;感官要長出來,真正去呼吸、曬太陽、打開耳朵聽別人在講什麼、去觀察,說眼觀四周、耳聽八方,都不嫌誇張。

所以,她並不贊成演員一直關在教室裡受訓,她自己從來不是個乖順的學生,當然,現在身為老師,也不會壓抑學生的叛逆。因為,生活無法從教室中習得,「那不是日常,日常是什麼樣子?請回到生活。你以為上課是過日子,那不過是安全感。」一語中的,直搗人的惰性──人性。

「多去看書、聽演講、做點功課吧!」她大力建議演員或想當演員的人,圖書館和「Google大神」是演員最好的朋友。以她自己為例,她前陣子積極了解什麼是貨幣戰爭、大數據,沒人知道何時會派上用場,但有一顆好奇心便足矣。

簡而言之,演員充電、做功課的方法,不是去夜店、大吃大喝,而是去吸取別人的經驗累積所產生的知識力量,或找到那個會讓你的心安靜下來,感覺「嗯!我又被填滿或豐盛了!」的事物。

演員的基本修為:不要抱怨

將這樣飄逸的靈魂放進工作、「公眾人物」中,會發生什麼事?可想而知,王琄極怕被定位、被貼上任何一張標籤,就算只是程度很低的認定,之於她,都叫做包袱,她不要。

因為,演員很需要「去包袱化」。「不只是偶像包袱,還包括表演的慣性、對事情的認知。」王琄說,別約定俗成地認為一件事就該怎樣,這樣不會比較有發展。話鋒一轉,她以相同的邏輯看待「機會」,皺起眉表示:「如果大家覺得自己沒有什麼機會,這是真的嗎?先問問自己,有沒有增強能力?是不是太急了?我是不是被別人的概念影響?」她理性分析,討論重點得回歸「如何增加自己的本事」。

在產業中十餘年,與眾多年輕、資深演員共事,王琄最大的心得即「不要抱怨」,這可能也是身為演員,最基本的修為。沒有一個行業會讓人100%滿意,她戒之慎之,要去多看別人的付出;當覺得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是件很危險的事,可能會傷害到環境中所有人的心情,包括「等待」中的心情。

等待,又何妨?正向的她笑說,演員的工作時間很大一部分是在等戲,但工作人員何嘗不也在等?應該去想想等待的時光中,可以為自己或團隊多做什麼?她分享,她會試圖營造快樂的氣氛、跟工作人員相處,或去瞧瞧別人怎麼表演,倘若真不想耗費唇舌聊天,那就去觀察片場附近的地景,打開感官去感覺、讀劇本,「等待的時光也需要很有創造力!」她就像個熱血青年,所有難熬的過程彷彿都被她過成活潑的縮時影片。

以舞台劇《偽婚男女》回歸做戲的意義:引發思考

最近在舞台劇《偽婚男女》中,王琄飾演一個女同志的母親,象徵社會中因無解、無謂、無知的恐懼或刻板印象而無端抗拒同志的大眾。她直言,看中這個劇本的議題性,跟導演周美玲、黃致凱討論決定,希望藉這個角色帶領大眾思考:避談同志議題是為什麼?排斥,又是為什麼?當她的角色立場如此貼近大眾,那些不太理解議題的人,才有機會來看戲,進一步有對話的空間。

說來老派,但或許這就是表演很重要的功能:啟迪民智、療癒人心。誠如王琄感性自白,表演非常神聖,而演員就是個載體,

「它(指表演)其實是一份可以洗滌跟淨化的工作,愈不佔有,愈能做到這件事。演員是一份關於『給』的工作。」

因此,她心疼演員實在脆弱,要等、要磨、要給,「可是我們不能拿脆弱當藉口,你就是想當演員,自己要認了!它不是一個容易做的工作,它是一個很自虐的行為。」

王琄像個媽媽叮嚀著,演員要懂得照顧、愛護自己這個輸送角色、情感、人物生命的載體,要知道自己的能耐、材質和脆弱點,「如果都只是藉口說我好脆弱,我是玻璃船,好啊!那你會不會想辦法變強化玻璃?」比喻太生動,在場眾人笑成一片。

不要害怕改變,不要眷戀安穩,這是王琄親身展現的人生觀。她不怕耗時、不怕等,因為她說,演員需要時間,不只是拿來努力,而是拿來釀,「演員是釀出來的。」她比喻,會打動人、有內涵的好演員就像一罐天然好酒,需耐著性子、需靜置釀造,當然也可以加化學酒精求速成,但就少了點什麼。

即使變老,又怎樣?演員都怕老,因為怕不被需要、下面沒戲約、不再被看到,有些演員因此自我框限,怎麼演都是一樣角色,王琄揮揮手說:「離開一陣子,去過日子吧。」離開常軌,去剃頭、留鬍子、健身、學木工或曬黑,去做任何一件能在身上留下歷練的事,「就像搓毛球,讓自己起一些紋路,可是我知道,摩擦力很大,是很痛的。」可唯有這樣,你才會進步。

「不要去弄臉,演員就是靠這幾根表情紋在做戲,表情紋都沒了,觀眾怎麼收到情感?」她猛地接了這個提醒,直率地令人會心一笑。她說得倒也中肯,每個年紀都需要演員去詮釋,老了可以演老一點的角色。臉嘛,是上天給演員最棒的武器,獨一無二,無需去改造或刻意逆轉。她自信說,若別人一味在意我們的外表,可能表示自己的本事沒有超過外表;相對的,如果能力超越了外在,別人會看到什麼?當然是能力。

「拿出本事!」王琄的正能量滿溢空間,直至最後,她還是給了我們一個那麼有號召力而含光的結論。

我想,王琄能把每個角色都演繹地充滿張力與思考性,跟她本人有非常大的關係。她以80多歲的英國演員茱蒂丹契(Judi Dench)自我期許,雖然不確定台灣的影視環境能否一直給她機會,王琄豪氣說了,自己沒有退休之日,她會把口條、肢體保持在最佳狀態,讓她的自由靈魂可以安住在每個不期而遇的角色,直到腦袋動彈不得(是的,只要腦袋清楚,就算身體動彈不得,還能演身體無法移動的角色,不是嗎?)。

採訪、撰稿:薰鮭魚

攝影:Eason Lam


#王琄#舞台劇#表演#偽婚男女#拍手Clappin#拍手名人#故事工廠#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