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手傳媒
拍手名人
2018/04/02

專訪導演周美玲、黃致凱│雙導演又怎樣?跨界合作的致勝關鍵

互補的兩個人,也許不一定適合當情人,卻蠻適合一起創作。

導演黃致凱說話犀利、邏輯精準,幾句對談便充分展現說故事的功力;一旁的導演周美玲總露齒笑著,有一溫暖的幹練感,豐沛的創作動能由內而外感染了整個創作過程和空間。黃致凱擅長在現場用肢體、聲音、表情吸引觀眾,周美玲是再熟悉畫面不過的視覺語言專家,這兩個不同專長領域和個性的人,如今攜手以「雙導演」的形式完成了影視與劇場的跨界,碰撞出有個性又充滿驚喜的火花──舞台劇《偽婚男女》。

場景愈簡單,愈適合從影像轉成舞台劇

從原本的電影版本走向劇場,《偽婚男女》本身的故事結構就具有優勢,非常適合這樣的轉換,「它的故事性完整,成熟度很高。」黃致凱認為,只要是單一場景較多的電影,都有改編成舞台劇的潛力,例如電影《完美陌生人》。

這著實讓人受教,原來,場景愈簡單,愈適合從影像轉換成舞台劇。比起電影先來個火山爆發、白宮被炸,舞台劇的場景受限於場地,發揮空間較少,特色也就來自於此,「場景簡單,但戲劇情感複雜、角色深刻。」黃致凱為舞台劇下了這3個特色註解,而《偽婚男女》的劇本正具備這些元素。

先天體質優良,尚需後天好好調理。將影像作品《偽婚男女》轉譯成劇場語言的過程中,原創者周美玲可謂關鍵角色。

「做成舞台劇版本,一定要給新的,創意工作者沒給創意的話,心裡不踏實。」

她笑得燦爛。就是這樣的堅持,讓跨界充滿意想不到的收獲。「我們發展出一個象徵系統,那是一個動物視角,用來講述4個主角內在的潛意識。用這樣的象徵帶觀眾一同進入森林世界,以動物肢體去表達情緒。這在影視作品裡是很難呈現的。」周美玲說。「跨界一定要找到不同美學元素,這樣才好玩嘛!」就像看到新玩具的孩子,周美玲講這番話時,眼睛都亮了起來。

信任、互補,完成了跨界創作

跨界創作不是件太容易的事情,然而,對彼此的信任就是一切的基礎。

訪談過程中,不只一次聽出兩位導演對彼此的信心,紛紛表示合作過程很愉快,這也是黃致凱經營故事工廠以來,第一次採用別人的劇本,周美玲則直言:「如果要找人做影視與劇場的跨界,故事工廠絕對是我的首選。」她十分相信黃致凱的眼光,連片名都直接採用他的提議,「這劇本的原名是《還是一家人》,聽起來很俗,致凱建議我們改為《偽婚男女》。」

但是,合作難免有意見相左的時候吧?如何克服?答案很簡單也老派,就是聆聽和溝通,黃致凱說:「意見不同時,我們都能各自先退一步聽聽對方的想法,這個態度很重要,我們不是來說服彼此的,而是共同讓這部戲變得更好。」因為他們有信任,才能有這樣的共識,讓每一次對話都加速通往高分。

兩人一冷一熱、一靜一動、一影像一劇場的特質,也構成本次合作的成功要件。他們都認同,正是互相的異質性激發思考,黃致凱以拼圖為例,兩人各有強處和弱點,單獨存在稍嫌不夠完美,湊在一起便完整了。

劇場演員練功:想像力、專注力、掌控力、耐力

兩位都是很資深的導演,談及電影與舞台劇的編導有何異同,黃致凱下了一個結論:「影視是畫面在說話,劇場是對白在說話。」立基於此,劇場會特別要求演員要有豐富的聲音情感,因為舞台劇無法給演員特寫,必須透過放大的肢體和聲音去表達。

劇場演員尤重想像力與專注力。佈景只有在接近演出前才會搭建完成,排練時,演員都得靠自己的想像力構建故事場景;而一部舞台劇有多長,演員的專注力就要多持久。相較於影像表演的一場戲可能是2分鐘或更短,舞台劇一上場就是一、兩個小時,若是每場戲都會出現的重要角色,就必須更長時間全神貫注,中間不可能有時間偷翻劇本或喘息,演員的專注力和精神耐力就顯得非常重要,甚至是一齣劇出色與否的關鍵之一。

「舞台劇演員比起電影演員來說,更像是自己的剪接師,在這場舞台劇中把角色的人生連貫在一起,讓觀眾完整參與其中。」

黃致凱說,電影中,演員演繹每場戲,最後由剪接師賦予該角色完整的生命脈絡,與舞台劇的快感和成就感截然不同。 

黃致凱也提到舞台劇演員的掌控力。當布幕往上升,導演、工作人員都退居幕後,只剩下演員,必須讓舞台劇「一期一會」的特性發揮最大的價值,讓每個買票進場的觀眾都覺得值得,他說:「影視的東西還是很有魔力,因為它可以大量複製、傳播;而劇場是期間限定,今天的演出就只有今天的觀眾可以看到。」

這就很考驗演員的功力了。有些演員經驗不夠或太熟悉特定的舞台媒介,一時無法在影像表演與舞台劇表演穿梭自如,就會出現被批表演浮誇的狀況,「舉哭戲為例,在劇場不只要哭、要掉眼淚,還得要有哭聲及哽咽聲,但這帶到電影就太多了。」周美玲稱讚《偽婚男女》的兩位資深演員王琄和楊麗音,「他們對於影像語言及在鏡頭前如何表演,都是非常有意識的。」兩位前輩的經驗和表演,也帶給這齣劇的新演員們可貴的學習。

想往編導發展?先培養思考與感性生活的習慣

對於想朝導演或編劇領域發展的年輕人,兩位有什麼建議呢?周美玲強調專注真的很重要,「人家常說我是他們看過最專注的人,工作的時候,我整個處於幻想的世界。」至於創作者最需要的「靈感」,周美玲認為靈感從來不是從天而降,而是平時不斷思考累積來的,才能在對的時間點想出稱得上「靈感」的東西。

黃致凱補充,對生活一定要有細緻的情感體驗,若對生活毫不關心,做出來的作品一定毫無溫度。再來,得讓表達方式充滿邏輯,「說故事其實是蠻科學的,你鋪陳到這個地方要觀眾哭,前面該怎麼堆疊情緒?差異構成矛盾,矛盾構成衝突,衝突構成事件,事件構成情節,情節構成故事。」有因才有果,講故事必須先完整陳述每個事件,才能穩固故事的基本。黃致凱建議,可以從看四格漫畫開始,瞭解如何有邏輯地敘述單一事件。

但是,導演比編劇更需具備一個能力,那就是用來說服別人的溝通能力。黃致凱說,重點並不是技術或細節的描述,而是導演是否具備熱情在陳述作品,一個優秀的導演應該像個領導千軍萬馬的將軍,要鼓舞別人產生一樣的狂熱和共鳴,團隊與作品才會成功。

開啟對話,是改變的最大前提

最後,來聊聊《偽婚男女》吧!這是個關於家的故事,這方面很打動初成家的黃致凱。「家庭與愛情的差別是什麼?人怎麼去追求自己的幸福?」或許這不見得是「難題」,卻是每個人都會面臨的生活課題,黃致凱無非想透過這齣劇跟大眾對話。

兩個拉子、兩個gay,為了順應社會價值及家庭期待,只能假結婚;另外加入家長(王琄和楊麗音飾演)的角色,透過不同世代對於同志議題的看法,開啟對話的契機,上一代可以看看年輕世代的壓抑,年輕一代也能體會上一代的壓力。年輕人認為理所當然的事,長輩的確需要花比較多時間去接受,很多時候並不是排斥,而是因為不了解,霎時間不知該如何面對。

「愛情原本是很個人的,但當要成家時,就變成大事。」家就是這麼複雜,既親密又公眾,而個人與公眾間的槓桿該如何平衡?兩者如何在衝突中共處?看完這部作品也許無法得到最佳解,但誠如黃致凱曾說的:

「戲劇這個心理醫生只為社會把脈,不開藥。」

能開啟對話,便是改變的開始。

採訪、撰稿:Lika Deng

編輯:薰鮭魚

攝影:楊雅晴


#舞台劇#黃致凱#偽婚男女#周美玲#拍手Clappin#拍手名人#故事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