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是心靈服務業,服務他人也服務我自己。讓我認識自己,讓我知道人生不只要往高處看,是往深裡探。」
咖啡廳《特有種商行》的牆上貼著密密麻麻紙條,張張都是黃采儀喜歡的句子,不管是從朋友臉書、書本或電影看到,或為自己的靈光乍現,透過手抄,她讓這些字句烙進心裡,時刻提醒自己莫忘初衷,也對她摯愛的表演工作反覆呢喃。
黃采儀的確從事服務業。她不只是個資深演員,也是擁有十多年教學經驗的表演老師,李康宜、李千娜、溫貞菱、巫建和等受矚目的演員,都是她的學生;她更是導演魏德聖的御用表演指導,《賽德克‧巴萊》、《KANO》、《52Hz I Love You》等,都由黃采儀擔起栽培新人的任務。
從態度教起,要求學生反求諸己
不過,會踏入表演指導,竟是因為黃采儀表現得「不夠好」。
舞台劇演員出身的她,初轉到影像工作時不適應,難甩去舞台劇演員較放大、誇張的表演方式,甚至被導演林志儒批評不寫實、不知變通,「他要我知道什麼是影像工作,把我抓去幕後當表演指導,帶演員進入角色,我跟著他看螢幕,幫演員找狀態,」她坦言從中學習很多又快,但也花了2年多才慢慢抓到影像表演的精髓,最後在出演客家戲劇《肉身蛾》時沒來由地開竅,還一舉拿下第41屆金鐘獎單元劇最佳女配角獎。
就這樣,她步上教學的不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