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手傳媒
拍手名人
2021/01/23

專訪演員黃尚禾:勇闖消失點後的天空──只要不停思考,角色就有機會變得更好

從台灣大學戲劇學系到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表演研究所,簡直是科班學霸出身的黃尚禾,在求學階段便投入了大量時間與表演為伍,更累積不少劇場、電影、電視、廣告、配音等經驗。

他將學習到的知識與技能化作一個個寶貴的工具,有的用來拉近跟對手的距離、有的用來塑造角色,透過不同的方法成全一次次自然的表演。從《一把青》、《植劇場-天黑請閉眼》到新作《戒指流浪記》,黃尚禾飾演的角色都是推動情節的重要推手,即便篇幅不長,卻能收畫龍點睛之效,讓觀眾印象深刻。

只有自己才能表現出來的角色

憶起大學剛畢業時,黃尚禾其實握有進入屏風表演班的門票,面對李國修老師給予的「明確機會」與出國進修代表的「未知」,內心的天秤不停擺盪。

直到當傘兵,在跳傘的瞬間——「想認識消失點後面的世界」之念頭躍出腦海,這不僅是出自對另一個國家的好奇,更是黃尚禾對自己的納悶:自己的表演在世界位於什麼樣的位置呢?

然而,出國求學並非一帆風順,當時學校的第一個試鏡,便打擊了他,自我質疑為什麼要遠赴紐約?他哭著打給母親,電話那頭的母親只說:「如果原本不夠好,就不夠好;但若是原本好,沒理由到另一個地方就變差。」宛若醍醐灌頂,黃尚禾才領悟,「了解自己的不足」才能找到前進的方向,不能因一時低潮而忘記初心;初心是什麼?正是看到台下觀眾因自己的表演被牽動情緒,那股想繼續表演下去的欲望與使命感。

在美國求學的日子,有次表演令黃尚禾印象深刻,他要飾演十六歲的羅密歐。撇開年齡差距不談,過去還有李奧納多.狄卡皮歐飾演過這個角色,要怎麼演才能超越「經典」?他回想起李國修提過的重要概念:「你必須要很誠實,你心中一定有跟角色的直接連結。」

他謹記這番話,正視過往,往內心深處挖掘。「每個角色不一定都跟現在的我吻合,在看懂劇本、分析與理解角色後,我會回頭檢視,從小到大有哪些階段跟這個角色的連結比較強。」找到自己與角色的連結點後,從「點」連成線、再組成面,最終將成為一個立體的角色。

於是,一個任性、中二、讓人討厭的羅密歐就此誕生,出乎意料的表演博得滿堂彩,黃尚禾終於明白,演員不該預設角色的模樣,講「不一樣」太籠統,而是要努力讓大家看到「只有自己才能表現出來的」角色,那才是作為演員無法被取代的獨特魅力。

好角色沒有極限

2013 年,黃尚禾回台,想跟李國修分享所學所聞,這次卻換李國修離開了,前往比美國更遠的地方,兩人的師生緣分再次擦身而過。

或許算是另一種傳承,黃尚禾整合學習過的方法與系統,向眾多新演員們分享。他觀察到,目前臺灣學表演的途徑大致分成兩類:一是科班,學生至少有三、四年的時間完全投入在表演教育環境;另一則是坊間的表演課,老師會提供一些系統、技術,讓演員知道在哪些情況下可以使用某些方法,更有效率地達到角色。

黃尚禾不是坐這山、望那山,更沒有拋棄演員本業;他無意成為「教主」,只是希望多一點「戰友」,畢竟身處同個戰場,能互相交流手中的武器,多好。因此,比起「教學」,黃尚禾更喜歡用「討論」與「分享」形容自己在做的事。透過引導演員的想法,在一旁觀察的他,時常會獲得新的表演靈感,甚至意識到未曾注意的自我盲點。

「表演越學或經驗累積越多,你會越覺得自己不夠。」他頓了頓表示,自己也經歷過惴惴不安、庸人自擾、沒自信的階段,現在多能正面看待困境。他相信,解決問題或許沒那麼簡單,但更難的是「找出正確的問題意識」。正因如此,能客觀評價、講出自己缺點的人,都是很重要的人,他叮嚀所有演員,務必珍惜並反思這些人的回饋,那是刺激思考、邁向更好的契機。

除此之外,黃尚禾十分推薦演員多閱讀經典,那是一座藏滿好劇本、好角色的寶山。他以韓劇《愛的迫降》為例,角色原型不就和《羅密歐與茱麗葉》類似?都是一對家族背景天壤地別的男女意外談了戀愛的故事。

多閱讀、多思考,不僅能增進看懂劇本的能力,還能充實演員自己的資料庫。當認識的人物原型夠多,就越能掌握不同角色的性質,並從中玩出變化,培養演員的廣度,他有感而發:

只要你不停地想,你的角色就有機會變得更好。好角色應該是──他永遠沒有最好,他永遠都可以更好。

有廣度後求深度

不禁好奇,黃尚禾自己怎麼使用武器、準備角色?此次在《戒指流浪記》中飾演「高思敬」,未婚的他如何揣摩已婚男子的心思?

他有條理地將準備角色的過程分成三階段。首先是「蒐集樣本」,向身邊有過婚姻經驗的人請教,了解他們的內心想法,並將其分為「享受婚姻」與「想逃離婚姻、甚至勸人不要步入後塵」兩種極端狀況後,再去判斷角色靠近光譜中的哪個位置。

接著,他對過去經營過的關係抽絲剝繭,有些關係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建立,有些恰好相反,他翻出躲在回憶中的情緒,將其放入角色中,牽起自己與角色的連結。

最後,他要「帶角色去逛逛」。黃尚禾用角色的身份生活、與人互動,確認腦中對角色的想像夠貼近現實,會是真正「活著的人」的樣態。於是,他帶著高思敬到百貨專櫃挑婚戒,一踏進店家就發覺自己好想掉頭走出去;當他以「已婚男子」的身份與異性對話時,竟然感到更加期待、興奮,應證高思敬其實沒這麼嚮往婚姻,甚至想要逃離。

黃尚禾特別強調「帶角色去逛逛」,因為這攸關「心」。前兩個準備階段都是透過工具在「腦」中理性構思,最後則在真實世界用「心」感受,才會意識到角色的感受該是什麼溫度和心跳,情感自能深厚,讓角色自然地就像身邊的朋友,甚至就是你我。

「當我真的用這個角色去感受身邊的人,才發現世界跟想像中差很多,包括時間觀念都會因此不同。」他再舉例,過去為了飾演跛腳的角色,他以跛腳的狀態走去捷運站,不僅三分鐘的路程拉長成十分鐘,在捷運上也有人讓位,這些都是原先在腦中想得不夠周全的細節。

演員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真實,他說,尤其碰到性格較扭曲的角色如殺人犯,如何揣摩、靠近?黃尚禾想起大學時曾做過一個實驗,那時,他在劇中要弒母,但他完全想像不出角色的心境,某天晚上,他拿著刀站在父母的房門外,用不著多久,眼淚便落下,他躲回房間大哭。那一刻他理解到,角色要做出如此重大的事,必須建立足夠強大的慾望,才能支撐整個表演。

「從那之後,我就知道角色真的很需要在我們身體裡用心去感受,才有機會變成真實的部分,作為角色的原料。」如此一來,演員的表演「深度」始能被建立。

黃尚禾不好意思地坦承,他正面臨「深度」的挑戰。每當與資深演員如龍劭華、高捷等對戲,都會被他們渾然天成的表現震懾,才發現,有些東西可不是演員單純地用腦袋去理解工具如何運用就能促成的,那些細微,盡是生命的鋪陳,是時間的淬鍊。

前輩們不像他出國唸了一堆書,他們的表演層次來自生命經驗,更關鍵的是,他們非常認真地活著,即使苦,也細膩地感受周遭發生的事,然後放進表演,餘韻無窮。

「我是從腦開始,現在要往心走,他們是從心往腦走。深度是我接下來跟現在正在想辦法了解,也跟很多演員討論的一件事,這件事很好玩,每個演員在不同階段碰到的問題不一樣。」

「初衷」是當演員的信物

因為真正放進身體、真正活過,每當收到觀眾回饋,黃尚禾都十分慶幸自己是個演員。飾演的角色與觀眾連結的瞬間,就像觸電,演員會獲得不可思議的能量,那是黃尚禾不懈的動力,也是他想和所有同行分享的:

「你一定有享受跟喜歡的東西,才會想當演員,不要忘記那件事。」

初衷的重要性誠如《戒指流浪記》中的那枚戒指,請好好守護自認最重要的東西,就算不小心弄丟了,也要想盡辦法找回來,找回來後,好好收著它。表演路上,難免偶爾被嘈雜的聲音淹沒,讓你一時迷路、不知自己身在何方,但只要謹記你手握有「初衷」這個信物,定能再次找回方向。

採訪、撰稿:黃羽萍

編輯:呂嘉薰(薰鮭魚) 

攝影:楊雅晴

服裝協力:Kent & Curwen


#表演#角頭#黃尚禾#天黑請閉眼#戒指流浪記#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