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手傳媒
拍手名人
2019/07/14

專訪演員莊凱勛:以前是被表演玩,現在才是鬆開來玩表演

「你喜歡表演什麼?」

「我還有很多話想跟世界說,有時候是對世界的不滿,有時候是對世界溫暖,有各種情緒,我有話想說。」

這段不到一分鐘的對話,至今迴盪;就算他說得輕,聽在心裡卻澎湃不已。再見莊凱勛,依舊爽朗、貼心,他甚至記得三年前訪談時彼此的打扮。

如此一個始終保持請益心態的演員,始終提醒自己從哪裡來、要去哪裡,當爸後看得更淡卻遠了,總淺淺地說表演的深,不多加渲染情緒或天花亂墜的語句,不自居為師,純粹分享他對表演的喜歡、實踐與期待,也引你一起窺見他對未來生活輪廓的想像。

跟角色「交換禮物」,戲終人不散

38歲的他,從大學接觸表演,老實說,也是過了30歲才被觀眾好好看見。途中那些年是怎麼熬過來的?僅僅一句「喜歡」,真的夠撐嗎?

當然不夠,因為喜歡是很後設的。莊凱勛笑了笑說,等到能發覺、整理自己喜歡表演的原因,往往都是在從事表演的幾年之後,因為越做越有想法了。

做很多事都是出自喜歡,但喜歡真的是個魔咒,去做,才會從中讓你慢慢發現為什麼喜歡,跟讓你做下去原因是什麼?假設你沒辦法找出原因支持你,基本上,不用別人逼你,自己就知道不適合。

畢業自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莊凱勛形容那幾年是身處高壓的寶山,每天都在捫心自問繼續表演的原因。隨著跟同學競爭、詮釋不同劇本、從一檔檔的演出得到感動,他這才確定,表演就是他跟世界、人們溝通的方式之一,並為此堅持。

很多演員正在或曾經受困「被選擇」的心理掙扎階段,莊凱勛也不例外,但現在回望,他雲淡風輕,「所有的選擇權都是從被動中找到的。」

當演員這些年,他說,無一刻不再等待,等選角、等劇本,然後等開拍、等當天戲份、等播出、等觀眾反應,在種種的被動等待中,演員仍舊可以在詮釋角色時找到一些自由度,尤其,在這行待越久,自由度就越大,越能知道如何跟導演討論劇本,選擇你想說這個故事的方法,進行演員的創作。

詮釋角色的過程,他形容是「交換禮物」。從一個硬派男子口中聽到這描述,不免莞爾。

莊凱勛認真說道,每演完一個角色,就會習得不同的人生觀或技能,譬如開船、跳傘、開槍、武術等,都是角色帶領他解鎖的;或發現原來以前這麼偏執、狹隘,透過角色讓自己進一步 update(更新)也 upgrade(升級)。若是被創造出來的角色,則能主動賦予演員的自身經驗,如此一來,演員也在教會角色更多。「演戲的過程好像在交換禮物,戲散了之後,不會說他(指角色)就再見了,一定會有東西留在你身上,那是他給你的禮物。」莊凱勛的臉部線條很柔和,似在安撫聽者,也在自我寬慰。

問他跟新作《噬罪者》的王翔交換什麼?他沒想太久,便說留給王翔的是熱情。

這次飾演的王翔是個只想把自己縮小、隱藏的更生人,但身為演員,莊凱勛早已習慣活在關注、鎂光燈下,加上又是愛交朋友的火象星座,因此,決定給王翔多點溫暖和接受他人善意的勇氣。

至於,王翔回送了什麼呢?莊凱勛正色說:「不要戴上有色眼光看我們既定認知裡的人,不要給任何人貼標籤,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他經歷了什麼。」一番話亦點出《噬罪者》的英文片名所暗示的主旨── ”Hate the sin, love the sinner.(討厭罪惡,擁抱罪人)”

正在練習「不要演」,為角色留活路到現場調整

許多演員都會許願想挑戰變態角色,這對莊凱勛來說很哭笑不得,因為,再沒有演員跟他一樣,兩年內瘋狂演了各種殺人犯、性格扭曲或心理壓抑的變態。

我好希望演一些健康、輕盈、談戀愛的戲,大家想到我都想到殺人,沒有想到談戀愛,我其實可以談戀愛啊!」他無辜叫屈,之前的片不是沒有感情成分,接下來在《緝魔》中飾演刑警溫子昇,也跟飾演法醫的邵雨薇有情愫,但依舊多跟情殺、屍體等扯上邊,或個性暴烈、寡言有陰影,總之都不是浪漫的。對自己的職涯期待看似簡單又困難,「真情告白」笑翻在場人。

確實,這幾年,莊凱勛的作品一部接一部,從公視人生劇展系列到《志氣》、《菜鳥》、《樓下的房客》、《目擊者》、《范保德》、《噬罪者》、《緝魔》,除了表演能量的持久和爆發受矚目,也不難觀察到他的表演方式正在轉變。

他大方坦承,正在嘗試一種演法──「不要演」。莊凱勛解釋,台灣電影常有個現象,某些劇種會集中在同一時間發酵、被喜歡,如同這兩年,他很幸運能拍到許多類型片,口味較重、有節奏、看起來比較壓迫,但走了一趟,他還是想演人味重的戲,渴望追尋一些平實、樸直的生活戲碼。

舉《噬罪者》為例,他在學習淡淡的、輕輕的呈現方式,拿掉用力或安排好的頓點,像股流水,讓角色隨劇情自然地起漣漪或靜止。

為了練習「不要演」,莊凱勛說,以前的劇本都會註記得密密麻麻,現在都試著保持空白;而且,他已經兩、三年不帶劇本到現場,只在家快速讀過,將每場戲的走向掃描至腦中,剩下大約四成的台詞留到現場跟對手碰撞,「我會留很多『活路』去現場調整。」他說。

這樣不會丟三落四,或不夠到位嗎?莊凱勛表示,到最後,最了解角色的不該是編劇,而是演員自身;當一個演員,若只是把台詞背熟、照本宣科,「別人請你的價值在哪裡?」他提問。所以,他會有意識地避免中劇本的毒,不讓劇本的語言形式、框架有機會造成角色的阻礙。

(劇本文字)很多小地方都會減去你的角色的人味跟自然,你到現場那個氛圍,兩個人之間的流動,可能做個什麼就達到這句話的效果,就不一定非得說出來。能用演的,就不要用說的;真看、真聽、真感受,然後真回話。

恩師李柏君傳授的三個貫通表演、人生的哲學

他並沒有否定類型片的表演經驗,他當然珍惜。莊凱勛坦言,很早就自知不是「市場型演員」、不是市場立刻會喜歡的男主角,只是幸運遇到對的潮流。

因此,他想藉自己的例子跟新人說,無需躁進,盡量去享受每個階段的風景,這風景包括被打槍、等待、挫敗,或後來的加冕;倘若不好過,要真心地去感受那個不好過

他也大方分享生命中的恩師、京劇大師李柏君傳授的三個哲理,讓他在表演和人生道路上都受用無窮。

一是「無規矩,不成方圓」。意指沒有規矩,你便沒有規格、一個工整的樣子。落實在表演,你不能欺騙觀眾、不練功;待人處世上,你不能造假、不努力。

二是「功善迎人,功正服眾」。善即美,美會讓你受歡迎,但功正、把角色演好、不譁眾取寵,觀眾才會完全相信你的表演,這也是一個演員真正的任務。

三是「何以為師」。莊凱勛說,他很常被邀請到校園培訓學生,但從未答應過,他時時刻刻都在自問,為什麼可以當別人的老師?相由心生,你的生活樣貌、精神狀態、行為舉止,都會影響在台上的樣子,進而影響台下的人,莊凱勛謙虛表示,自己還沒準備好。他沒說的是,當心中保存這個提問,他正在不斷被刺激變得更好。

好好區分興趣和工作,你才能真正吸收養分

訪談的時間過得很快,大概是因為莊凱勛說得精采,即便在場的我們不是演員,也彷彿都能帶入自己的生命,翻攪一下,共鳴些什麼。

問他現在不拍戲時都在幹嘛?答案不意外地是「陪小孩」。讓人出乎意料的,是有了家庭這事兒,反讓莊凱勛不再視表演為絕對、唯一。

「孩子出來後,你一定會感受到,人生已經完成七、八成,你的人生已經不是全然為自己,你每天都希望努力來成全這個生命,很多東西會看得很淡。」難道莊凱勛不演了嗎?

當然不是。他娓娓道來,過去,他會從看小說、電影、表演、展覽等汲取表演養分,但現在不太做這些事。他發現,不能再把私生活的興趣跟表演扣得那麼緊,他必須認真感受家庭時光,讓自己有那麼點跟表演絲毫沒瓜葛的時空,「你不能什麼事都想跟表演有連結,你覺得你在吸收,其實根本沒有,因為你沒有鬆,沒有讓東西進來。

他有感,這樣改變後,整個人比較舒服,看待機會的心態也隨之釋懷。這個「看淡」出現得恰逢其時,就像個反向操作,讓莊凱勛以前糾結的、過不去的關默默被撫平而舒坦了,他再將這股坦然放回表演,也就更遼闊了。

「以前想做好表演、好演員,現在我覺得有好的機會,隨時都可以轉行,真的,我沒有看那麼重。以前那種態度其實是被表演玩,現在才是可以鬆開來玩表演,這才是對的。」

行動力一向居十二星座之冠的牡羊座,還真的想過且探勘過轉行要做什麼。熱愛車子的他說,想開汽車百貨或貨櫃咖啡屋、行動咖啡廳,再定時舉辦電影賞析會,一起在美酒、咖啡中交流人生。「觥籌交錯,坐起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讓人想起歐陽修的醉翁亭。

莊凱勛的下一站會落在哪裡呢?不得不說,真心很期待。

採訪、撰稿、編輯:薰鮭魚薰鮭魚

攝影:Eason Lam

場地協力:倉庫咖啡內湖一店


#緝魔#莊凱勛#表演#台劇#噬罪者#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