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手傳媒
拍手學堂
2017/09/27

導演碎念日記:為什麼台灣拍不出《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技術層面的難度觀察

相信有去觀賞韓國電影《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的觀眾,不論你的意識型態是什麼,應該都獲得某種程度的震撼;或是不停回想,或是落淚,或是憤慨。

類似事件我們不缺,為什麼台灣拍不出這樣的電影?

很多看過的人都有提到:「為什麼台灣沒有這樣的電影?」先不論意識型態,我們就算從商業角度來看,應該也可以很簡單地就知道,如果片商一味只以中國市場為導向,這種「對國家機器最深沈抗議」的電影,怎可能在專制國家中抗拒得了電檢?如此就可以知道台灣片商不可能拍這樣的電影的前因後果。

這還需要商業上的突破口,才可能突破這樣的困境,儘管現在是最適合的時候,仍然需要片商(或是更廣泛的「資產階級」,也就是「慣老闆」們)有足夠的勇氣跟智慧,去開拓其他市場(其實以前有呀),才可以一線地談台灣電影有其國際市場的可能性。

不過除了商業面的問題,台灣在創作上也不免受到商業面的影響。

尤其商人應該要知道,在全球化的過程中,急迫需要的,絕對不是模仿其他國家,而是用在地文化特色去包裝同類產品,產生區隔,來有別於其他地區、國家(美國電影不要說、日本電影、韓國電影、印度電影、法國電影、中國電影等)的電影,進而造成商業機會,吸引國際範圍的觀眾。一個從裡到外模仿美國電影的電影,並不會在全球化的市場中佔到任何便宜。如果台灣的資產階級一直愚昧到無法看出來這樣的區別可獲得利益,那當然不只是市場,連生產鏈都有可能被入侵。(如HBO或Netflix最近對台灣、日本的投資,實在已經無法阻止)

可是,我們今天也不只是要來看「資本操作」這個層面的事情。重要的是拍攝時的技術細節

很多人以為只要有錢、資金,很多事情就會水到渠成。但往往不是如此。最常發生的事情是,你窮酸習慣了,結果你拿到一筆大錢,反而不會用。拍電影或任何的影像作品,最容易如此。這是思考習慣模式的關係。

從腳本的構思、演員的挑選、攝影畫面的構圖,美術、陳設等,如果你習慣了在7天內要完成60分鐘左右的長度,總是處於這樣的設定下,過了5年、10年,突然要去拍110分鐘左右,還讓你可以拍一年左右,問你應該要去做哪些事,可能回答不出來。因為慣性,還有思考的規模、範圍不同。

儘管《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這樣的題材,在台灣也有可歌可泣的範本,就算有這樣的資金,我擔憂的是台灣的工作人員,能不能執行出來如今我們看到的品質?

我們以《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為例,反過來關照台灣的環境有沒有條件:

開頭的眾多交代時代環境的鏡頭,多是電腦動畫完成。電腦動畫不是拿來做《變形金剛》之類的幻想作品,而是來輔助真實環境的再現,現場的攝影組有這樣的準備嗎?動畫師們對80年代有投入跟思考嗎?攝影組與電腦動畫組又是否有這種合作習慣和溝通管道?

片中最重要的大道具──計程車,台灣有沒有再現的可能?是那種可以打開引擎蓋的再現程度。而且可能不只有1台,最後還要有5、6台飆車的場面,每台都還要能動?

場景中對於80年代生活的再現,如果不用真實場景,棚拍的搭景,內部的陳設能不能到位?

服裝的考究及梳化的配合,是不是能夠全面、完整執行?不只在主要角色身上,最後還有群眾的畫面,我們的梳化妝組,能不能有這樣的工作量跟能力,徹底到被每個攝影機捕捉到時不穿幫?

因為劇情有首爾跟光州市的轉換,演員除了劇情中的戲劇表現,對於方言的呈現,口音能否準確表現出差異?

另外,槍砲的運用、彈孔的設計、受傷或流血的場面,除了特殊化妝的配合,攝影要如何精準再現?

全片常常涉及到大場面的調度,鏡頭的設計是否能符合電影畫面的規格?

回到最初的起點,腳本有沒有原創性?重新講一個故事(畢竟「光州事件」不只韓國人熟悉,而且也被拍過),仍然可以挖掘出新的感動,又不迷失在大時代錯綜複雜的脈絡裡?

最後,台灣的製片體系,能不能有這種思考模式,去承受這類影片製作時間拉長,只因為要做到每個部門的精細?這絕對不是剝削、cut down的方式可以完成的,其目的只是為了要達到精準,而不是馬虎過關。

好想要贏韓國是吧?先把上面這些技術落差克服了,再來說說你有多少把握可以贏。

文:楊一峯 / 編輯:拍手Clappin

圖片:網路


#電影#韓國#韓國電影#택시운전사#光州事件#影評#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拍手碎念日記#楊一峯